山东省菏泽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 资源简介:
约10060字。
山东省菏泽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人物通讯在写作上文笔细腻,描述事实详尽,常常和议论、抒情结合起来,人物形象较为丰满,精神境界得到充分揭示,行文篇幅较长,在时效性上不如人物消息。也正因为如此,它比人物消息在形象和语言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要求。
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也就是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而且需要找准表现角度,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尽可能地把人物性格与细节融合在事件里,使文章可读、人物可亲。而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情感、气质、性格的具体体现,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引用最具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是展现新闻人物形象美最直接的方法。
除了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人物通讯还要重视在新闻写作上展现人物通讯的语言美。
新闻作品的语言美,是指新闻作品的语言审美属性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价值。由于新闻的特性,新闻作品的语言美不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上,也不像文学作品,运用合理想象、夸张、类比等手法美化语言。因此零度修辞和纯文本写作的方式,尤其适用于人物通讯。
写作人物通讯时用词上对形容词的选择应该尽量审慎,甚至少用。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色彩,反映了作者的主观意识。人物通讯还要少用含混不清、笼统的词语。文章中尽量不要用“不久前”“最近”等笼统的时间概念,也不要用“许多”“极少数”“大概”“也许”等模棱两可的词语。用词要确切,用语要恳切,具体准确的描述比空洞华丽的形容更能立体地展现人物,也更具有语言上的美感和冲击力。
另外,人物通讯的语言还应通俗简练。通俗简练,即能用常用词语说明的,就不用生疏词和生僻字,同时斟酌字句,删除多余的字词,比如(长期的)夙愿,平均每(一个)人,主要演员(的扮演者),避免词义重复的词语出现。在通俗简练的基础上,新闻作品中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使新闻语言富于个性美。
(摘编自王樱梓《浅析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以〈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为例》)
材料二:
新闻写作是采访人生,散文创作则是咀嚼人生。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在新闻和散文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新闻没有必要自我封闭。人物通讯写作可以借鉴散文的写作手法,把呆板的材料变成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把人物写得更立体、更有吸引力,充分凸显人物通讯的新闻价值,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人物通讯中运用的散文式笔法并不等于散文,散文式笔法与散文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散文式笔法既具有散文的特点,又具有新闻的特点。有散文的灵动自由随意,又有着新闻的真实严谨。散文式笔法就是要求记者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允许记者以事实为依据抒发出喜、怒、哀、乐、憎、爱的思想和感情。其次,散文式笔法也像散文那样讲究立意深刻。再次,散文式笔法同散文一样讲究文字优美,简明精练,笔调自由,篇幅短小,结构形式多样。最后,散文式笔法也与散文创作一
(摘编自金永辉《试论散文式笔法在人物通讯中运用的可行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时效性不如人物消息,所以在写作上文笔更细腻,描述事实更详尽,常将多种表达方式结合使用。
B.人物通讯的语言在面临通俗简练与富于个性美的两难时,应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为重,选择个性化语言。
C.在当今信息社会,新闻写作者应该主动地提高新闻表达技巧的艺术性,以增强文字运用的形象性、感染力。
D.散文式笔法可以让人物通讯在文体形式、写作角度、修辞运用等方面不断创新,令人物通讯更具有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写作方式,零度写作和纯文本写作并不依赖华丽的辞藻,很少使用夸张、类比等手法来美化语言。
B.要想在写作时能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意识,带上强烈的情感色彩,使用具有表现力的形容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C.能够有意识地在新闻和散文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一名新闻写作者走出自我封闭藩篱的一种表现。
D.一篇人物通讯能让读者被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深深打动,滋生出强烈情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作品的充分条件。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开篇就运用了下定义的方式,让读者对人物通讯有了较为明确的认知。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主要从形象美和语言美方面对人物通讯的特点进行论述。
C.材料二中间部分对人物通讯中的散文式笔法进行多角度阐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D.材料二紧密结合当下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4.材料二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对人物通讯中散文式笔法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观点,分析下面语段是如何生动地展现出焦裕禄形象的。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焦裕禄说:“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大家立即带着救济粮款,分头出发了。
(节选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种上那块河滩地
曹多勇
政德从村东出了庄,赶条牛,扛张犁,沿着淮河堤坝一直往东走,一直往东走。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四蹄迈得迟缓,远处里瞧还以为牛站在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着一张犁,侧斜着身子显得更佝偻。犁是犁头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的暗裂纹,像老人脸上手上的皱纹皮。
政德是去犁村子东头的那半亩河滩地。
大河湾村的土地分两类,一类在堤坝内,一类在堤坝外。土地围在堤坝内,淮河水一般淹不掉。堤坝外的土地,村人就叫河滩地。土地散在堤坝外,紧挨着淮河,一年里安安泰泰地能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