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860字。
重庆南开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初2028届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卷收回,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管。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深秋的午后,我独自在校园里徜yáng( ),这片课间的乐园,此刻却显得格外静谧。
②这份由秋日带来的沉静,让我不禁回想起进入初中后的语文课堂。朱自清让我们感受到万物酝酿出的生机:史铁生与母亲的jué( )别让我们懂得要倍加珍惜身边人;莎莉文老师让茫然无措的海伦??凯勒感受到知识的光辉,让她的生命得以绽放,也让我们明白艰难岁月里常藏着令人喜出望外的收获。
③语文课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来自课文中的启迪,还有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
④这深秋校园里的万千思绪和语文课上的咄咄逼人,共同雕镂着我们成长的印记。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徜yáng( ) 酝酿( ) jué( )别 绽( )放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茫然无措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雕镂
3. 将下列句子填入文章第③段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在课上激烈地讨论着,思想的棱角也在碰撞中变得清晰。
②正是在这样的讨论与碰撞中,那些原本静默的文字,在我们面前鲜活了起来。
③譬如“吝啬”一词,有人认为它仅限于形容金钱,我却觉得秋天对温暖的吝啬,也别有一番诗意。
④有时,课堂会因一个词的解读而生出分歧。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③①②
【答案】1. ①. 徉 ②. yùn niàng ③. 诀 ④. zhàn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②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筹划等。
③诀别(jué bi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④绽放(zhàn fàng):(花朵)开放。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茫然无措:指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海伦??凯勒最初因失明失聪对世界感到迷茫,用“茫然无措”形容很恰当。
B.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帮助下获得成长,这种收获是意外之喜,该词使用恰当。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多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语文课,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D.雕镂:雕刻。句中用来形容思绪和课堂对成长印记的塑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用恰当。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需按照逻辑顺序分析句子间的衔接关系:首先看第③段的核心内容是“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
句④“有时,课堂会因一个词的解读而生出分歧”,提出了“思想碰撞”的具体场景(因词语解读产生分歧),应作为开头,引出下文。
句③“譬如‘吝啬’一词……”是对句④“一个词的解读”的举例说明,所以④后接③。
句①“我们在课上激烈地讨论着,思想的棱角也在碰撞中变得清晰”,承接前面的“分歧”,描述讨论的过程和效果。
句②“正是在这样的讨论与碰撞中……”是对整个讨论过程的总结,说明思想碰撞让文字“鲜活”,应放在最后。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D。
4. 重庆精神的丰富内涵,藏在一个个鲜活的物象中。请从备选物象中任选一个,将其人格化,写一段文字,展现重庆精神的内涵。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长嘉汇——你看那长嘉汇,静卧于长江与嘉陵江交会 臂弯,不争不抢,把长江的雄浑壮阔和嘉陵江的清波潋滟融汇为兼容并包的底色。
备选物象:山城步道 解放碑 火锅 黄桷树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一:火锅(或解放碑) ②. 你看那火锅,沸腾在山城的烟火里,不偏不倚,把毛肚的脆嫩弹牙和鸭肠的爽滑筋道烩成了热辣包容的性情。(或:你看那解放碑,矗立在渝中半岛的芯脏处,不卑不亢,把历史的沧桑厚重和现代的繁华喧嚣凝练成坚毅担当的风骨。)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