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660字。
江苏省宿迁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守木头的人
12年前,海边一幢不起眼的小楼先后迎来4名民警入驻,他们始终做着同一件事——守木头。这里是全国唯一专职保护红树林的派出所——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湛江红树林派出所,周边孕育着2万多公顷的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日升月落,保护区里的每一棵树都在默默践行“海岸卫士”的使命,防风保堤、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像树木一样扎根
扎根,红树林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地纠缠牵绊;杨健宏、吴八、李明霖、侯小嫔4名民警则把根扎在了红树林,成为了守木头的人。
作为派出所唯一的“女将”,35岁的侯小嫔怎么也没想到儿时读过的一则“海上森林”童话,成了她未来职业的预言。
一有这个派出所,这个川妹子就来了,眼见着保护区面积从2000多公顷扩展至2万多公顷。她和同事们用脚丈量68个保护小区的每一个村落、每一方土地、每一片滩涂,用情守护着每一棵树。
又一个台风“拂袖”而去,空气被洗刷后,滤出一个爽朗的清晨。
正是开工的好时候。4人熟练地登上舢板,沿着海岸线划行,驶往保护区深处一个养殖塘。他们不时站到船头,仔细打量岸边的红树林,不断向鱼塘主老黄问话。
前不久,老黄加固养殖塘堤坝时不慎毁坏了小片红树林。巡护发现后,他被要求翻倍补种1500棵树苗。
1个多月过去,补种的“树宝宝”该做“体检”了。日头渐猛,潮涨起来了。“脱鞋蹚过去!”听着杨健宏的招呼,大家一脚踏进泥地,一步一个脚印,泥土很快爬满了小腿。
补种区藏得很深,但民警们的脑子里似乎自带导航,径直朝目的地走去。一见到“树宝宝”,48岁的吴八立马凑上前,欣喜地看了又看。“比前几周长得更好了!不过,小树苗挺柔弱的,咱们得再观察3个月,撑过这段时间,就可以放心了。”他的笑透着几分慈爱。
说话间,大家伙各就各位、有序分工,拍照的拍照、记录的记录。“树宝宝”配合地排排立正,在风中“摇头晃脑”。此时,“技术控”李明霖飞起一架无人机,从高空拍下“大合影”和视频,解释道:“后续还要比对片区红树林总体长势变化。”
远在一方守木头,人难免有思绪万千的时候。所幸生机绿意,唾手可得,孤独在树的呼吸中被温暖,乡愁在风的轻抚下被治愈,使命的种子则在这里生根发芽。
为无言的它发声
红树林虽贵为“国宝”,但很多人过去不知道它的好。“不就是海边的杂草”“烧火都用不上”……无论是遭到台风毁坏,还是被人为砍伐,它们始终“沉默不语”。
“木头警察”就是替它们发声的人。
6年前,杨健宏主动请缨从地方派出所调过来。他从小生活在被红树林环抱的小岛,一听说这儿要人,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作为办案老手,他在地方派出所曾1个月拿下10多宗大小案件,和人打交道的本领不在话下,和树打交道却让他犯难了。“它们不会报警啊!”不过,这位业务能手很快学会了给木头当“嘴替”。
他自告奋勇啃起了“硬骨头”,挑战一宗陈年旧案。
事情发生在10多年前。由于村民当时的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区内有一片湿地被占用建了养殖塘。但究竟占了多少面积,毁坏了多少红树林,不得而知。随着养殖塘多次易主,案子一直悬而未决。
杨健宏寻思着,鱼塘主交了租金,一般会把银行回执交到村里,村里再拿到财政所备案。于是,他们一头扎进去,花了几个月时间,从银行和财政所调取历史资料比对核实,终于找到了养殖塘当年的承包人陈家兄弟。证据一摆,陈家兄弟无话可说,只好乖乖认了。
在这个点多、线长、面广的保护区,“木头警察”要管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土里爬的。为了管住和管好,他们不断总结经验,琢磨出实用的两招。
一招是用好四季时间表:春节到5月,养殖塘丰收后往往要加固堤坝,必须格外留心毁堤挖树;夏秋台风季,要警惕狂风暴雨破坏红树林;秋冬候鸟迁徙季,要防范、打击危害鸟类的犯罪……重点突出便可有的放矢,派出所很快实现了涉红树林案件的“快立、快侦、快诉”。
另一招是借力巡护“黑科技”:派出所会与保护区管理局开展联合执法,在无人机与卫星技术的加持下,织密保护“天网”。卫星对比图让被人为毁坏的红树林片一目了然,执法者便可立马调查取证,要求破坏者补种。
红树林仿佛读懂了大家的良苦用心,拼命地向下扎根,用力地向上生长,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听大自然的“耳语”
立秋已过,南方的海依然热浪翻腾。
每每置身“海上森林”,生于海边的吴八还是会心生陶醉:仰头见白鹭翩跹,放眼是青绿盎然。他闭上眼睛,丈量着风的不可丈量,“好像听到大树在捎话”。
斗转星移间,“木头警察”不仅听懂了更多大自然的“耳语”,还当起了向众人传话的信使。
“人都管不过来,管这些树干什么?”吴八说起12年前出警时村民问他的一句话,笑了,“刚开始,不被理解是家常便饭,还有人为了逃避沟通直接躲进滩涂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木头警察”日复一日地宣传政策、宣讲知识,日积月累地循循善诱,让更多人对红树林生出感情,对大自然有了敬意。
39个乡镇、147个村委会,总共200多万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红树林的好。比如,100米宽的成林红树林能化解10级台风引起的滔天巨浪;台风“威马逊”来袭时,徐闻县有红树林分布的村庄堤岸损失明显较小;台风“暹芭”肆虐时,汹涌的海浪在遇到雷州九龙山湿地公园的红树林后化作了微微细浪……
生于斯、长于斯,红树林让当地人多了几分“这里风景独好”的自豪,越发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于是,更多人成为了它们的守护者:湖光镇世乔村将保护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不少鱼塘主会在台风天后主动补种;越来越多村民自告奋勇参与巡护……
还有一件事,得到了当地人的交口称赞。省里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湛江东雷高速公路通明海特大桥,特地调整了设计方案,将直线改为“S”形,就是为了保护周边的 160多亩红树林。
……
8月,风和日丽的一天,红树林在摇曳,游客们在赏景,养殖户在忙活,守护者在宣讲……海天一色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安其所、各得其乐。
草木有心、万物有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在这里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湛江红树林派出所专职保护红树林,12年间见证保护区面积从2000多公顷扩展至2万多公顷,体现了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B.红树林具有防风保堤、固碳储碳的功能,有效抵御了“威马逊”“暹芭”等台风的袭击,表明红树林是当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C.民警们制定的“四季时间表”,按季节划分保护重点,如台风季加强巡护防破坏、候鸟季排查危害鸟类行为,展现出工作的科学性与计划性。
D.村民从“偷偷砍伐”到“主动补种红树林”,既是民警长期宣传引导的结果,也与红树林能改善当地渔业资源、提升养殖经济收益相关。
2.下列对这篇新闻报道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守木头的人”为题,以“木头”代指红树林,点明了民警的工作重心,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暗含着对平凡守护者的敬意。
B.文中插叙了杨健宏曾办理“非法占用林地案”的情节,既突出杨健宏的办案智慧与对守护红树林的执着,又丰富了“守护”的内涵。
C.民警为新植树苗做体检、操控无人机巡查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民警们高超的科技水平,让“守护”红树林的工作从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D.文末写通明海特大桥建造时为了保护红树林而调整设计方案,既是对民警守护红树林行动的呼应,也体现了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3.下列对本文与《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选材于典型人物的关键事迹,都能“以小见大”展现时代精神,体现了通讯选取典型、凸显主题的选材特点。
B.都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叙事,不介入人物内心独白,不添加主观议论,通过事实呈现让读者自行体会人物精神。
C.语言风格虽有差异,但都能用质朴平实的表达传递情感,符合通讯客观真实、简洁有力的语言要求。
D.本文与《喜看稻菽千重浪》侧重场景与数据支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则善用细节刻画,风格虽异,但都以平实语言传递正能量。
4.文中多次描写红树林“扎根”的特性,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多重含义。(4分)
5.作为一篇通讯报道,本文是如何多角度、分层次展开报道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放鸽
张中杰
川成前往合肥出差,临行前将他饲养了五个月的鸽子暂且托付于我。
鸽子通体洁白似雪,唯独头顶的羽毛打着灰卷儿。它怯生生地微闭双目,咕咕低鸣,宛如抽泣。
“真是添乱!”我断然回绝,“养鸽子可不似我们谈恋爱,吃喝拉撒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