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9980字。
江苏省无锡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战略部署,对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深认识。
第一,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客观需要。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先秦荀子的“学不可以已”之训,就彰显了朴素的终身学习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从正规学校系统中获取的知识技能有限,大量知识技能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习得,终身学习既是人们谋生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国家现代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组织首倡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教育制度和学习方式创新。进入21世纪,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倡议各国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对各国教育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国家财富增长和民众福祉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和创新的积累。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乃至强国,必然要靠全民终身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立法确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不断探索实践全民终身学习,成就卓著,为国民素质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总动员令,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指明了总体方向。可以预见,全民终身学习制度体系的创新、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建设,必将为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新时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更为健全的实施条件。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全民终身学习领域成果丰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约占总人口的15.5%;从平均受教育年限看,15岁及以上人口9.1年,劳动年龄人口10.8年,新增劳动力13.8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4万亿元,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1万亿元。每年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向社会输送1000多万毕业生,500多万人通过继续教育获得高教学历,上亿从业人员接受多样化培训,截至目前,上线慕课数量超过7.68万门,学习人次达12.77亿、建设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稳居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巨大人口压力正在转化成强大的人力资源,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制度环境和实施条件,明显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部署,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以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重点,全面夯实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深化各阶段各类型教育纵向链接、横向融通,强化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更新理念、变革模式、完善治理、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形成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协同推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谱写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大国的新篇章。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
材料二:
目前,全国各地已出现许多运用AI大模型辅助教育教学的试点,事实证明,AI的确可以成为教育减负提质的好帮手,助力教师教学差异化、学生学习个性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将古代与现代进行对比,论述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性。
B.材料一指出终身学习理念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对其进行探索与创新。
C.材料一认为我国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全球第一,标志着学历教育体系已被终身学习体系完全替代。
D.材料二认为全国各地出现的AI大模型辅助教学试点证明AI可以成为教育减负提质的好帮手,家长和学生凡事都离不开AI。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运用总分结构,分述部分层层递进,阐明对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深度认识。
B.材料一引用权威数据,增强了说服力;使用“基本”“绝大多数”等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密性。
C.材料二不仅提出了人们在运用AI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D.两则材料均强调提升国民素质和建设教育强国,材料一更侧重论述全民终身学习,材料二则侧重论述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建设学习型大国要坚持制度创新与 ① 并重。一方面通过学分银行、终身教育立交桥等机制打破教育壁垒;另一方面需警惕技术依赖,如AI可能导致 ② 能力弱化等问题。培养既能善用技术又具有 ③ 的新时代人才,势在必行。
4.荀子《劝学》和材料一都论述了终身学习这一观点,但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请分别指出《劝学》和材料一的主要论证方法。(4分)
5.学校要设计终身学习展览版块,你是该版块的负责人,请结合两则材料对版块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6~9题。
写给上帝的报告
于德北
我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气息,仿佛一只熟透的苹果在我身边放了太久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身边没有苹果,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他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在梦里,我们有过多次交锋,他不止一次告诫我,我,以及整个亚姆村村民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堵石墙怎么会阻挡瘟疫的飞跃呢?死神说:“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丝生机。
说心里话,我知道上帝在看着我,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恐惧。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