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16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19个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计划举办一场“薪火相传•强国有我”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小语观看阅兵仪式后的观后感,完成下面小题。
屏息敛声间,天安门广场上响起铿锵的脚步声。各兵种方阵器宇轩昂地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的动作娴熟、整齐如一,展现了现代军人的蓬勃朝气。战机梯队以锐不可当之势掠过长空,观众纷纷翘首。①最让我震撼的是装备方阵——新型坦克、导弹、和舰载机展现出压倒一切的力量,让人安全感倍增。
随后,镜头转向观礼台上的抗战老兵们,一双双深情凝望的眼睛,让我心头为之一颤。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处心积虑、浴血奋战,他们对国家的奉献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中。今日的和平,正是对他们初衷的最好回应。
阅兵仪式悄然结束,但解说员的解说词振聋发聩,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这次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家的强大,也章显了正义与和平的价值。③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和平与繁荣永远廷续。④它的目的是为了警示世人:正义必胜,侵略必败。
1.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锐不可当”中的“当”是“阻挡”的意思,但是应注意不能写成“挡”。
B. “镌刻”的“镌”读“juān”,“悄然”的“悄”读“qiāo”。
C. “振聋发聩”中的“聩”是“耳聋”的意思,应读为“kuì”。
D. “章显”的“章”应写为“彰”,“廷续”的“廷”应写为“延”。
2. 下面是对观后感片段的修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句中“和”字前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B. 第②句中的“处心积虑”应改为“殚精竭虑”。
C. 第③句和第④句应调换顺序。
D. 第④句中,“目的是”与“是为了”句式杂糅,可改为“它的目的是警示世人”或“它是为了警示世人”。
3. 盛大的阅兵仪式中,每一个方队都是一张体现国家威严与强盛的名片,现邀请同学们来为各方队命名。请你参考示例,为各方队拟写名称。
方队内容 方队名称
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行进。 示例:“旗”开得胜
徒步方队:由解放军、武警部队等官兵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展现军人钢铁般的意志。 (1)_____
空中梯队:由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等各型战机组成,翱翔蓝天,守卫国家领空。 (2)_____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有误,悄然(qiǎo rán):形容寂静无声。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A.有误,顿号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而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不同的成分或短语。在第①句中,“新型坦克、导弹、和舰载机”中的“导弹”和“舰载机”是并列的名词,但“和”字已经起
4.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我们强国事业深厚的精神源泉。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被称为“民族脊梁”。他的《藤野先生》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B. 王绩《野望》中的“采薇”,指采食野菜。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志向高洁。
C.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古文中有许多表示特定时间的词语,如“霜旦”指下霜的早晨,“亭午”指上午,“薄暮”指傍晚,“夜分”指半夜。
5. “强国有我”的担当,源于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眷恋。请在空缺处补充相应的诗句,在山川之美中感受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大漠风光】置身塞外,极目远眺,“__________,__________”,苍茫寂寥、雄奇壮丽的大漠风光让人震撼。(王维《使至塞上》)
【名胜古迹】登临黄鹤楼,俯瞰大地,“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