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教学成果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380字。
初中阶段性教学成果评估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穗(suì)娉婷(pīng)飘逸(yì)自吹自擂(léi)
B. 妖娆(ráo)风骚(shāo)旁骛(wù)彬彬有礼(bīn)
C. 麾下(huī)游戈(yì)积攒(zǎn)矫揉造作(jiāo)
D. 缈茫(miǎo)诓(kuàng)骗汲取(jí)孜孜不倦(zī)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风骚(shāo)——sāo,
C.游戈——游弋,矫揉造作(jiāo)——jiǎo;
D.缈茫——渺茫,诓(kuàng)骗——kuāng;
故选A。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的战略地位、发展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重要_________,是对东北全面振兴的系统性谋划和战略性安排。东北地区正处于_________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_________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东北_________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就能为实现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A. 布置 千载难逢 转折 只有 B. 部署 唾手可得 转折 只要
C. 布置 唾手可得 转型 只有 D. 部署 千载难逢 转型 只要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②家国同心,不仅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而且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③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的原因,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己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④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孺皆知。⑤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光芒万丈。
A. 第①句的句子主干是“家国情怀流淌在血液里。
B. “进步”“觉醒”“普通”“都”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
C. “家国情怀”“有志之士”“妇孺皆知”“坚守岗位”这几个短语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D. 第③句有语病,应该把“得以”改为“能够”。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其核心思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革命家、诗人,其代表词作《沁园春•雪》广为传颂。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职务,都是中国革命核心领导人。
C. 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六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 《艾青诗选》的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诗人艾青,原名蒋正涵。诗人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艾青的诗歌创作高峰期: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
名著阅读(3分)
5. 专题探究是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请结合表格所给的文字,选择一组,写出探究结果。
名著联读 专题探究 探究结果
第一组《艾青诗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题:信仰在奋斗中闪光要求:请结合两部作品的内容探究这一主题。 第___组,探究结果:______
第二组《艾青诗选》《海底两万里》 主题:想象在名著中的艺术魅力要求:请结合两部作品的内容,谈谈书中体现的想象力。 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