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10 7:59: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810字。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翻开延安美术的画卷,负伤战士身下的马、老百姓给红军送的牛羊、田间正在犁地的耕牛、《推磨》中在农家院落里帮妇女磨粮食的驴、《家园》中望着主人归来的鸡群……以“家畜”为主的动物图像大面积进入抗战时期的主流美术当中。与传统文人画相比,延安美术中的动物并非珍禽异兽、鸟虫鱼鹊,而多为处于劳动过程中的“家畜类动物”,其拥有者为底层劳动者而非权贵名流,其身份也从被豢养者转为农民生活的伙伴。因此,延安美术中的动物图像,其神态也更为矫健和舒朗,更富生活气息,它们和千千万万个底层劳动者共同形塑了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社会景观。
  “动物”图像一直以来都是历代美术家借物喻志的重要载体,是反映社会变迁、民风民俗以及文人趣味的一面镜子。在封建社会中,创作主体多为帝王将相、权贵名流与文人知识分子,“五四”以前,中国主流美术中的“动物”图像多用以象征皇家权贵和表达上流社会闲适自在的生活世界与精神状态,以表现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与文人雅趣为主要创作动机。因此,珍禽异兽、花鸟鹊虫构成了传统文人画中“动物”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表现普通劳动者生产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动物类美术图像,在中国传统的主流美术中往往隐而不见。
  尽管在中国古代美术中也出现过与农牧社会普通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牛、羊、猪、马等家畜类动物,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北宋苏汉臣的《开泰图》等,但它往往脱离了劳动主体的农民与劳动环境的阡陌田园,更加注重学院派绘画所追求的精雕细琢与意境营造,呈现出士大夫们高雅的审美趣味与浓郁的书卷气。此时,艺术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审美趣味与价值追求的媒介枢纽,为维护统治阶级权力的神圣性与权威性发声。
  实际上,中国美术开始大范围地关注人民大众,表现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生产生活,起始于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美术革命。康有为、吕澂、陈独秀、徐悲鸿、刘海粟等近代知识分子致力于“将中国的美术从文人画及其皇权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遗憾的是,这场希望通过思想启蒙唤醒民众意识、拯救民族国家于危难之中的美术革命,自提出之日起就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最终只能沦为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一场口号化的、理论与现实脱钩的艺术实验,而并未达到教化大众、变革社会的目的。
  真正把美术革命推向社会深处与人民大众当中的,是诞生于1930年左翼美术思潮中的大众化美术运动。至此,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美术革命正式打破了将美术局限于写意还是写实、改良还是革新、为艺术还是为人生的学院派美术运动的藩篱,真正成为为大众和无产阶级服务的一种手段。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许幸之指出:“新兴美术家应该走进工厂,或有意识地和工人劳动者共同生活,彻底地理解工人劳动者的生活……亲自体验工人劳动者的劳动状态和被压迫的酸苦,并从自己的作品中传达出来。”
  然而,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左翼美术欲要表现的“无产大众”更偏向于工人劳动者,而在一大批聚焦劳工阶层的美术作品中,“怨恨”和“反抗”构成了左翼美术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虽然左翼木刻家也创作了一些以表现劳动者为主题的农民形象,如余本的《晚归》、符罗飞的《农妇和牛》,但这仅仅是一簇可贵的星星之火。
  抗战爆发后,美术重心由上海逐步转向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一场真正地抒写大众、表现大众、为大众服务的美术运动才正式拉开了序幕。毛泽东曾呼吁“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追求这个目标的延安美术家们才真正“开始了生活工农化、思想意识革命化、审美趣味大众化的转换”。
  可以说,救亡图存的使命要求、变革社会的现实需要与美术的内部革命相互砥砺,促成了延安美术创作趣味的民间下沉,美术家的关注重心从象征贵族趣味的鱼鸟鹊虫、奇珍异兽转向再现农民生活世界的“家畜类动物”。原本在资产阶级文艺家眼中感觉粗粝、出卖劳动力的野蛮人,在地主阶级眼中呆头呆脑的愚笨者,那些不具备审美感受力和表达力的普通劳动者,进入了延安时期广大美术工作者的视野中,底层劳动人民真实而鲜活的劳动状态成为延安美术表现的重心。至此,一场眼光向下,以聚焦普通劳动者生产生活与审美诉求为旨归的真正的大众美术时代来临了。
  (摘编自李萍《“家畜”何以抒情?——延安木刻版画中的“家畜类动物”图像解读》)
  材料二:
  延安木刻版画是延安美术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围绕抗日救亡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描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为保家卫国和捍卫民族尊严而付出的巨大牺牲,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另外,延安木刻版画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延安美术中,以家畜为主的动物图像成为抗战时期的美术主流,这些家畜并非单纯的被豢养对象,而是农民生活的伙伴。
  B. 中国古代美术中虽也出现过家畜类动物,但往往将其作为表达自我审美趣味与价值追求的媒介而脱离劳动主体与劳动环境。
  C. 新文化运动以前,美术家将动物图像作为借物喻志的重要载体,其动机是表现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而非为劳动者服务。
  D. 左翼木刻作家创作的以农民形象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它们却直接引发了延安的“为大众”的美术运动。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二十世纪初期的美术革命,因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沦为一场艺术实验,并未达到教化民众、变革社会的目的。
  B. 大众化美术运动打破以前的藩篱,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为大众和无产阶级,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偏向于工人阶级。
  C. 毛泽东对文学家艺术家的呼吁成为助推延安美术家生活、思想、审美趣味转换的动力,此后真正的大众美术时代来临了。
  D. 延安木刻版画成为动员抗战、宣传革命的重要武器,与其能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以及融合西方版画技巧密切相关。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延安木刻版画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承载着传递  ①  的重要使命,它一开始就是一种武器,激励民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文艺工作者无论是革命、工作还是生活都  ②  ,为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由此延安文艺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上才真正实现了  ③  的转换。
  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中国20世纪以来历次美术革命在“服务人民大众”上的表现。(4分)
  5. 下图为木刻名家胡一川创作的延安版画代表作《牛犋变工队》,请结合材料和图例简要分析延安木刻版画的特点。(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一个诗人的奇遇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这个小岛岸很高,岸上都是石头。岸上长着能活在海边的灌木,密匝而低矮。天空中飞着海鸥。这是个离海岸不远的小岛,空旷,荒芜;乘船半小时就可以转上一圈,或者橡皮艇也行,就像正在前来的那两人驾驶的那种,男人沉稳地划着桨,女人晒着太阳。靠近岸时,男人竖起耳朵。“你听见什么了?”她问。
  “寂静,”他说,“小岛有种能听得见的寂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