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默写强化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28540字。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默写强化练习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6)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洪波涌起。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 。
(4)请写出与战争相关的两句诗: , 。(无固定答案,扣题即可)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这再次阐明了《论语》中“ , ”的深刻含义。
3.默写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李益借一轮明月绘就一幅大漠苍凉的受降城月夜图: , 。
(7)《论语》中论证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8)《礼记》中说:“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请写出一句体现朋友间诚挚情谊的诗句: , 。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悲秋是古诗常见的主题,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 , 。”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的句子是:“ , 。”
(4)古人常借月抒怀,请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连续的古诗词,其中一句含“月”字。
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无固定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5)《夜雨寄北》中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的诗句是:
, 。
5.诗文名句默写和理解性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应傍战场开。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环境的句子是: ,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 , 。”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相思里。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