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940字。
重庆市202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5.11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墨子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唯一的平民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思想在春秋时期盛极一时,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中有言:“世之显学,儒、墨也。”汉代以后,墨子思想由于有鲜明的平民性,与统治阶级的主张相对立,受到历代统治者打压,长期衰落。晚清时,新旧思想冲突碰撞,国人重新认识到墨学的价值,于是纷纷主张“墨学救国”。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很多人都将墨学与马列主义融通,并且躬身践行。陈独秀认为:“假若墨子不绝,汉以来的历史绝不会如此。”时至今日,我国的内政外交依然有浓厚的墨学色彩。墨子思想遗世独立,探讨其思想渊源,对于把握其思想实质与精华具有重要意义。
《墨子??兼爱》记述:“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可见墨子“兼”的思想取法于大禹。《墨子??尚贤》记述:“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墨家中的首领称钜子,新一代钜子由上一代钜子选拔贤能者担任,钜子的选拔与任命沿袭了尧、舜、禹的禅让制,间接说明墨子思想源于夏文化。墨子思想是墨子对历史实践的深入思考、总结。
《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原为儒门弟子,熟读《诗》《书》等儒家经典且造诣深厚,但因孔子出身贵族,与孔子分属两个对立阶级,终因阶级立场的不同,走向孔子对立面,进而批判儒学思想。墨子在对儒学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从平民的角度对儒学提出了理性且激烈的批评。孔子追求“仁爱”,墨子追求“兼爱”。孔子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墨子讲求社会效率。孔子认为应该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礼法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境界;墨子认为儒家的繁礼不利于社会发展。孔子“天命”观建立在尊尊亲亲的基础上,认为人应该知天命,顺天命;墨子则站在百姓立场,认为君王应选贤任能,农民和手工业者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墨子的诸多思想是在对儒学的批判中形成的。
墨子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其夯实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墨子的“兼爱”“非攻”“节用”“非命”等重要思想无不体现了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深刻体察和对平民阶层的深切关怀。《墨子??节葬》记述了墨子关于厚葬久丧的不同看法。长久的底层社会生活实践,使墨子深刻认识到只有节葬短丧才能有益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墨子??经》记述了墨子对自然、社会、科学、逻辑学等的深入探究,对镜面、光影等自然科技深切关照,墨子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提高百姓生产效率。长期的战乱,使平民出身的墨子深感战争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和平对平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墨子??备城门》等篇章记述了墨子详尽的守城之法,没有丰富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难以形成兼具形而上和平思想和形而下切实可操作性的城守论。
墨子思想渊源深广,但最重要的思想来源是墨子敢于肩负社会责任,深潜沉思,为平民立命,最终创立墨学,形成具有永恒意义的墨子思想。
(摘编自李小丽《墨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材料二:
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兼爱与仁爱的异同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兼爱是“爱无差等”,仁爱是“爱有差等”,这种解释把墨家思想过度简单化。墨子“学孔子之术”,他正是通过重新诠释仁义价值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萧公权认为:“墨子之‘爱’,乃袭孔子之仁而略加变易以成者也。”兼爱背后更为根本的价值原则是仁义,墨子没有否定仁义价值,而是对仁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兼爱在墨家思想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学者把兼爱作为墨学的核心范畴。把兼爱作为墨学的核心范畴可以凸显儒墨之异,以及墨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发展。不过,把兼爱作为核心范畴的问题在于,没有重视墨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没有看到墨子对仁义价值的维护和发展。
(摘编自盖立涛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思想经历了漫长的衰落期,到了晚清,因与新思想融合而实现了复兴。
B.选拔钜子所体现的尚贤思想,是墨子对尧、舜、禹禅让制深入思考的结果。
C.墨子主张“节葬短丧”,是由于他认识到“厚葬久丧”有损于社会生产效率。
D.墨子主张选贤任能、重视科学技术、追求和平,这都与他的平民出身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墨两家的思想在韩非子所处的时代成为显学,是因为它们有利于当时统治阶级的管理。
B.对于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的观点,可以用“孝不过只是兼爱的一个条目”来反驳。
C.墨子试图用“义”将儒家亲亲之爱过渡到普遍之爱,这既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也是发展。
D.墨子援引《大雅》诗句来论证爱的交互性,这是墨子用儒家经典言论反驳儒家的成功案例。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间接引用《淮南子??要略》中的内容,既便于读者理解,又增加文章可信度。
B.材料一提出探讨墨子思想渊源意义重大,然后着重从三个维度探讨墨子思想的渊源。
C.材料二反驳了“把‘兼爱’作为墨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观点,其过程具有思辨色彩。
D.材料二在论证中用设问句、反问句来引导读者思考,激发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如果给材料二拟一个标题,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3分)
A.“兼爱”名实之辨 B.兼爱:墨子之仁
C.仁义:墨学核心范畴 D.谈兼爱、仁爱之异同
5.墨子思想的形成过程,对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有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铁牛和病鸭
老舍
王明远的乳名叫“铁柱子”。在学校里他是“铁牛”。好像他总离不开铁。这个家伙也真是有点“铁”。他的浑身上下,看哪儿有哪儿,真像匹名马。他可比名马还泼辣一些,既不娇贵,又没脾气。一年到头,他老笑着。两排牙,齐整洁白,像个小孩儿的。
自从留学回来,他就在一个官办的农场作选种的研究与试验。这个农场的成立,本是由几个开明官儿偶然灵机一动,想要关心民瘼,所以经费永远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