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7 19:34: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9 总计: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湖北省鄂东南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从地质学到气象学,再到各种人文学,“人类世”术语辗转徘徊了整整一个世纪,终于在众说纷纭中取得了一个基本共识:这个术语可以用来“标记人类活动对地质——生物——大气等地球系统造成的不可逆的影响”。
  地球在宇宙大爆炸中横空出世,板块冲撞出高山,汪洋变成原野湖泊,生命诞生,生态平衡,却在“人类世”中遭到人类重创。既然“人类世”是一个人类地球纪年术语,我们先把地球时间与人类历史的关系做一个快速比照:
  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比喻成24小时,那么人类700万年的历史大约是24小时的最后9秒钟。到了11万年前(大约0.1秒)的时候,人类演化成现代智人,他们采集渔猎,发明了打石取火,并开始了向远方的迁徙。他们进入石器时代,打制出第一批工具,先是粗糙,继而精致,刀耕火种,开始刻画祭祀,安葬逝者……虽然狩猎采集活动干预了自然,但仍然“绿色”地生存着。
  9000年前在印度河谷最先出现了“文明”,也就是说人类开始筑造城池、创建书写系统、组成管理组织、出现剩余储蓄、积淀习俗信仰、形成劳动分工……这一文明史只是地球24小时最后的0.01秒,近似于佛教表述的“一刹那”(0.018秒)。尽管人类体质相比其他大型动物渺小脆弱,但自然好像赋予了他比其他生命更强的逻辑能力和创造力,使他通过沟通组成强大的共同体,形成共生伦理,得以繁衍至今。
  最近300年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一种新的地质现象,即所谓的“人类世”。这一进程只占地球24小时的最后0.003秒,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就在这个不可言喻的微分时间里人类的傲慢登峰造极,“理性”直接取代“上帝”成为“人类世”的宗教;“国家”“民族”“文化”三个现代火枪手登堂入室,成为直到今天认知世界的简化尺度;科学主义、进步主义凯歌高亢,野蛮的文明人向地球无节制地掠取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将46亿年积累的地球资源几乎耗尽。
  (节选自于硕《“人类世”的生态危机与“自然”的命运》,有删改)
  文本二:
  自人类诞生之初,我们就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从那时起,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互动过程就开始对地球产生影响。农业的出现加剧了这种影响,人类种植的植物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使得人类对地球的干预更为显著。工业革命之后,这种对自然的塑造性由持续万年的量变急剧加深为指数式的质变。正如术语“人类世”所暗示的那样,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由人类对地球生态功能可感知和可量化影响所定义的新地质时代。
  在“人类世”的进程中,技术使人类成为行星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强调的,科学恢复了人类对造物的统治权。但当前的生态危机预知了自然的终结或生态毁灭,然而,这种悲观预设可能只是对自然生命力的一种不信任。事实上,自然在数十亿年的演化史中,早已展现出极强的弹性与再生力。而当人类的技术力量与自然的能动性彼此交叠,地球就会主动变异为一个混合形态的生命体,不断发育出新的自我更新机制。正因如此,“人类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并非只能被简单等同于末
  (节选自白芮《“人类世”之后:自然的毁灭、重生与共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在宇宙大爆炸中横空出世,经历沧海桑田,孕育生命达到生态平衡,却在“人类世”中遭到重创。
  B.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的傲慢登峰造极,是因为自然赋予了人类比其他生命更强的逻辑能力和创造力。
  C.地球不是由人类需求和利益所塑造的,试图将地球纳入人类目标体系的行为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D.世界是巨大的森林,人死后会腐烂长成地衣苔藓,深植于泥土与岩石之间,编织成跨物种的生死递归。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世”这个术语可以用来“标记人类活动对地质——生物——大气等地球系统造成的不可逆的影响”。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洪灾山火、冰川融化、塑料垃圾,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
  C.人类应该从自然的征服者变成其中普通的成员,包括一切自然物在内的整个大地,都应获得人类的尊重。
  D.地球在“人类世”遭到重创,但有数十亿年演化史的大自然具有极强的弹性与再生力,完全能修复如初。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类世”这一概念最早由生物学家施特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荷兰科学家克雷岑于2000年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会议”上指出:人类的活动对①      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自然过程,成为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力量,这一影响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2024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讨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组织的科学家委员会投票否决了“人类世”工作组开启新地质纪元的建议,主要原因在于“人类世”应具有一个锚点来确定其起始,当前地质学家们无法就“人类世”的②      达成一致。但这一决定并非否定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并使人类自身面临③      。
  4.两则文本对于“人类世”起始时间有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人类不能没有地球,但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