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080字。
重庆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初2028届初一(上)周末自主作业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2025世界大河歌会在重庆万州唱响。
大江流日夜,慷kǎi()歌未央。当《千年纤夫湖》的雄浑歌声响起,会场的观众仿佛看到纤夫们抖sǒu()精神,与长江激流险滩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击。
纤夫们俯身于江天的缝隙,以绳索度量生命的深度,用脚掌叩问大地的坚韧,将汗水浇注在岁月的河床。②他们拉动的何止是舟船,分明是一个城市昂首向前的命运!
透过岁月的棱镜,③大河歌会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让那些沉埋于江底的呐喊再次响彻云霄。④用饱含深情的表演,再现了重庆人用生命书写的生存哲学。岩石上深深的纤痕,凝结着不屈的智慧与力量,成为了巴渝儿女永不言弃的精神图腾。
当美不胜收的歌声在江面悠然回荡,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跟着旋律轻声哼唱,手中挥动的荧光棒化作了一片温暖的光晕。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慷kǎi()抖sǒu()棱镜()光晕()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惊心动魄 B. 永不言弃 C. 美不胜收 D. 为之动容
3. 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请仿照例句,另写两个句子,讴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
纤夫们以绳索度量生命的深度,用脚掌叩问大地的坚韧。
【答案】1. ①. 慨 ②. 擞 ③. léng ④. yùn 2. C 3. D
4. 示例:环卫工人以扫帚度量城市的洁净度,用汗水叩问环境的美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慷慨(kāng kǎi):指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也指大方、不吝啬。文中用于对纤夫们充满正气歌声的赞颂,体现出情感的激昂。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文中形容纤夫们与长江激流险滩搏击时的精神状态,突出其振奋昂扬。
棱镜(léng jìng):用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光学器件,在光学仪器中用来把复合光分解成光谱或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文中将“岁月”比作棱镜,形象地体现出大河歌会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作用,是一种比喻性的运用。
光晕(guāng yùn):指从显影后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文中指观众手中荧光棒形成的温暖光影效果,描绘出场景的美好。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文中形容纤夫与长江激流险滩搏击的场面让人感受强烈,使用恰当;
B.永不言弃:指对于认定的事情,永远不放弃;形容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文中用于形容巴渝儿女永远不放弃的精神图腾,使用恰当;
C.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多用于视觉场景。文中用来形容歌声,使用错误;
D.为之动容:为某事而深受感动。文中形容观众被歌声感动,使用恰当;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D.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在句首加“大河歌会的演员们”;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示例“纤夫们以绳索度量生命的深度,用脚掌叩问大地的坚韧”可知,仿写要符合“……以……度量……的……,用……叩问……的……”的句式结构,选取平凡岗位的典型意象,体现默默奉献的精神内涵,突出动作与精神品质的关联。
示例:教师们以粉笔度量知识的广度,用教诲叩问心灵的成长。
名著阅读。(8分)
5. 有人说,鲁迅像是一位精神上的纤夫,在思想的激流中,奋力牵引,试图拉动整个民族精神的航船走出困境,迈向光明。根据《朝花夕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部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完整收录了十篇散文。
B.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C. 书中既有对亲友师长的怀念,也对封建旧俗、旧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