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19000字。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三峡》理解性默写+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二.《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三.《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四.《与朱元思书》理解性默写+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三峡》理解性默写+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三峡》理解性默写(18分)
1.《三峡》中,从侧面表现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中,从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结尾引用歌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6.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了春冬之时四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学习《三峡》后,小冀同学又查找了一些三峡相关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资料一:
湘水又北迳①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②,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③云:“望若阵云,非清霁④素朝⑤,不见其峰。”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注释】①迳:同“经”。②竦杰:高耸突出。③罗含:人名。④清霁:雨止雾散,天气晴朗。⑤素朝:早晨天亮的时光。
资料二:
三峡歌
陆 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略无阙处(《三峡》) 略:
(2)沿溯阻绝(《三峡》) 沿:
2.下列对资料一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B.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C.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D.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