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4 15:13: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38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徐艳  臧铭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万物皆可计算”这个命题来自斯蒂芬•沃尔弗拉姆,一个有名的数学家与理论物理学家。不言而喻,计算机的发展现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每秒惊人的运算速度可以充当“计算”这个谓语的注解。无论是一个星球的运行轨迹、一片落叶遭遇的空气阻力还是人类基因组图谱或者某个历史段落的社会经济运行曲线,所有的问题皆可纳入计算。重量、体积、速度、空间位置、拥有多长的历史、未来的路线图……一切无不显示为数字语言。数字语言的首要特征是精确、客观、清晰,三即是三,五即是五,不是拍拍脑袋遵循感觉说出一个模糊的大概。险峻的山峰或者湍急的河流是模糊的文学语言,数字语言必须严谨地标注山峰的高度与河水的流速。企业必须得出利润率,民意调查必须公布百分比,地球的重量约60万亿亿吨……计算,计算,计算!  
  尽管数字语言正在赢得愈来愈普遍的使用,尽管计算机正在成为机器之中的机器,但是,总有一些计算失效的时刻。事实上,“道法自然”“格物致知”“认识你自己”这些至理名言也不是因为罗列了哪些数字,犀利的洞察或者高瞻远瞩是广为人知的原因。数字语言精确而客观,可是传神吗?算得清楚哪一天是秋季的开始?想列举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证明他垂垂老矣,如此繁琐哪及得上“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句诗?如果意识之中只剩下一堆刻板的数字,僵化生硬,按部就班,刻舟求剑,那么,幽默、夸张、揶揄、反讽以及各种美学想象无不丧失了感觉。
  诗句派上用场的时候,还轮得到数字说话吗?脍炙人口的名句,激情如火与深邃的哲理,让李白与杜甫名垂千古。遥想大唐那个诗的王国,一批闪亮的诗人名字纷纷而至。他们的杰作流传千古,谁还会记起诗歌背后的数字?当然,诗人也会同数字打交道。他们兴之所至地写下数字的时候,数学家的严谨消失殆尽。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柳宗元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陆游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辛弃疾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些数字肯定未曾经过认真的验算。许多诗人不屑于斤斤计较。虚拟一个不那么精确的数字换取强烈的美学效果,何乐而不为?
  世事纷扰,许多时候,人们宁愿相信机器提供的数字——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可是,排除人为因素之后,计算机会自发调遣各种数字弄虚作假吗?这一段时间,人工智能虚构各种资料的报道惊动了许多人。人们无法弄清大数据模型内部发生了哪些差错,但是,数据训练造就了机器的倾向——渴望表扬式的积极评价。为了获得用户的肯定,人工智能不惜跨越“真实”与“虚构”的界线,另一则报道使用了“谄媚”一词——调动各种浮夸的词藻恭维用户。这仿佛证明一个可怖的猜测:计算机可以制造深不可测的数字陷阱,从信息茧房到《黑客帝国》之中的虚拟世界。
  人工智能会不会运用数字语言伪造一个世界?这个问题是“万物皆可计算”命题的延伸,也是许多科幻电影的主题。科幻电影的情节通常是,主人公调集另一批人工智能发现破绽,利用漏洞一举攻陷虚假的数字城堡,计算机屏幕上疾驰而过的一排排数字符号如同前赴后继的士兵。另一种古老的智慧是,退出各种复杂的计算,大智若愚,譬如寓言中的“愚公”。愚公试图移走门口的两座大山,他的计算公式极为简单:山不再增高,而他的子孙世代繁衍,这个目标迟早会实现。心存一念,而且坚定不移,另一些琐碎的计算可以忽略不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小诗也仅仅罗列出“生命”“爱情”“自由”三者并且计算出各自的分量,其他的无足轻重,没有必要加减乘除出一个子丑寅卯。这种策略可以称为“不算之算”。置身于眼花缭乱的现代社会,“不算之算”犹如返璞归真。
  (摘编自南帆《计算•诗•智慧》,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斯蒂芬•沃尔弗拉姆提出“万物皆可计算”的命题,这一思想与计算机高速运算的技术背景密切相关、彼此促进。
  B. 数字语言以精确、客观、清晰为首要特征,能够严谨地描述自然现象与社会经济规律。
  C. 作者认为“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比身份证号码更能传神地表现人的衰老状态。
  D. 诗人使用数字时完全忽略数学逻辑,如“白发三千丈”仅追求美学效果而毫无现实依据。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字语言已成为唯一可靠的表意系统,文学语言因模糊性而被现代社会淘汰。
  B. 人工智能伪造信息的行为表明,数字语言可能背离客观性,陷入“谄媚”用户的陷阱。
  C. 李白、杜甫的诗歌因完全排斥数字运用,才得以传递激情与哲理,流传千古。
  D. “愚公移山”的寓言强调精细计算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世代努力实现目标。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动宾短语,每处不超过8个字。(3分)
  “万物皆可计算”的命题彰显了数字语言在描述客观世界时的强大能力,其核心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文学领域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诗歌中的数字,如“白发三千丈”,其价值不在于数值的真实,而在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冰冷的数据无法承载的。因此,在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制造的虚假数字世界时,我们不仅需要技术上的警惕,更需要一种“不算之算”的智慧,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保持精神的清醒与独立。
  4.文本中列举李白 “白发三千丈”、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等诗句,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5.面对纷繁社会,初出校园的大学生迅速被卷入量化洪流:求职看薪酬数字,工作追KPI指标,生活被房价体重等数据定义,乃至以点赞量评判兴趣价值,用标准化模板规划人生。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与观点,说说 “不算之算” 为何能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体现 “返璞归真” 的智慧价值?(6 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正骨
  龙都
  高科长陪局长打球,不小心闪了腰,一动钻心疼。他身体僵直,像个机器人一样挪回办公室去。
  迎面遇见同事,高科长讪讪一笑,说,没啥事,就是腰扭了。以前,和同事打招呼,他总是点头哈腰,对上,毕恭毕敬,对下,和蔼可亲。刚弯不下腰时,颇不习惯。慢慢地,他的感觉奇妙起来,甚至回想起童年时父亲的教导:“做人腰板要直!”怪不得古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腰板挺直,气息通畅,当真比弯腰憋气舒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