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21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班级开展“走近诗歌•寻觅诗意”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翻腾的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 )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①读《乡愁》,我们可以感悟诗人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和愿望;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yè( )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同行,每一天都明媚鲜妍。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②只要我们亲近诗歌,才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本体是“智慧”。
B. 明媚鲜妍、心灵依托、亲近诗歌这三个短语的结构不是一致的。
C.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的主干是“我们可以感受”。
D. “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同行,每一天都明媚鲜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 文中画横线的两句存在语病,请对其进行修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第一空,妖娆(yāo ráo):形容娇艳美好;妩媚多姿。
第二空,摇曳(yáo yè):摇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
A.“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诗”是本体,“智慧”是喻体,“是”是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构成暗喻;本项中“本体是‘智慧’”错误;
A.“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
4. 小语分享了以“诗歌之美”为主题的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把空缺处的诗文名句写在横线上。
诗歌之美 诗文名句
景色美 ①“北国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北国山河冰天雪地的壮阔之美。(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琅琊山春夏花草树木的繁茂之美。(欧阳修《醉翁亭记》)
情感美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苏轼《水调歌头》)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书写了对祖国的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
用典美 ⑤“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任用,施展才华的情感。(李白《行路难》)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连云港花果山因“灵秀神幻”的特色闻名,若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首诗与花果山景致搭配展出,最契合“灵秀”氛围的是哪一首诗?请说说理由。
6. 在“诗歌形式探微”环节,小文找到了一则资料,但在编辑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读现代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
②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
③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
④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