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教共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800字。
2026 届初三(上)第二次自主作业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 分)
①草叶上刚凝结起细小的露珠,晚风掠过田埂时,只余一丝白日里的温度。②天边的云霞渐渐褪去橙红,浅灰的暮色从树梢漫开,连风里的暖意都淡了几分。③秋日的午后,金黄的稻浪在烈阳下起伏,A麦suì尖垂着沉甸甸的颗粒,风一吹便裹着暖烘烘的气息沙沙作响。④归巢的夜莺掠过墨蓝的天际,翅膀剪碎最后一缕泛着微光的斜阳,留下几声短促的啼鸣后,便没入了暮色。
几位旅人围坐在篝火旁,B其中一位身着淡色衣裙的姑娘身姿娉婷,正呢喃着旅途中的见闻。有人分享着在深山中偶遇的奇景,那云雾liáo绕的山峦,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都让听者心驰神往。
C这广袤天地的辽阔与篝火旁人情的温馨相得益彰,在这氛围中,大家都沉醉了。偶尔,会有几片叶子被风吹落,缓缓飘到火堆旁,D瞬间便被炽热的火苗吞噬,化作点点火星,消散在空气中,似是为这静谧的时刻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诗意。
1. 请将加点的拼音或汉字补充完整。
(1)麦suì____ (2)liáo____绕 (3)呢喃____ (4)广袤____
2. 下列选项中的词语在语境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垂”写出了麦子的饱满却不张扬,换成“坠”就没有这个效果。
B. “娉婷”能体现女子体态优美,和“淡色衣裙”的清雅搭配很合适。
C. “相得益彰”说明自然与人情结合后,整体氛围更美好、更温馨。
D. “吞噬”在这里是“轻轻包裹”的意思 形象地体现火苗的温柔。
3.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草叶上刚凝结起细小的露珠,晚风掠过田埂时,只余一丝白日里的温度。
②天边的云霞渐渐褪去橙红,浅灰的暮色从树梢漫开,连风里的暖意都淡了几分。
③秋日的午后,金黄的稻浪在烈阳下起伏,麦suì尖垂着沉甸甸的颗粒,风一吹便裹着暖烘烘的气息沙沙作响。
④归巢的夜莺掠过墨蓝的天际,翅膀剪碎最后一缕泛着微光的斜阳,留下几声短促的啼鸣后,便没入了暮色。
A. ②①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麦穗(mài suì):麦茎顶端的花或果实部分。
缭绕(liáo rào):回环旋转。
呢喃(ní nán):形容燕子的叫声,也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广袤(guǎng mào):指土地的长和宽,形容广阔。
【2题详解】
4. 阅读小诗,仿写划线部分的句式和修辞,使诗歌流畅有画面感。
篝火边
午后的稻谷沉甸甸,
抖落细碎的光斑,
风一吹,就响成沙沙的歌。
阳光慢慢走,把云霞
染成淡红的纱。
傍晚的篝火暖烘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人围坐着说话,
一片叶子落进火里,瞬间
变成小小的星花。
5. 阅读《艾青诗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在A、B、C三处填空。
诗歌篇目 核心意象 象征意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风雪、寒冷的土地 A.________
《向太阳》 B.__________ 光明、希望、民族新生
这两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承载了诗人C._______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