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260字。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胜人者有力, ▲ 。 (《老子》)
(2)路曼曼其修远兮, ▲ 。 (屈原《离骚》)
(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6)鸡声茅店月,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此事”具体指“ ▲ ,
▲ ”。
(8)捕鱼,或是生活,或是闲情。《岳阳楼记》中“ ▲ ”四字写出了捕鱼人的快乐;《醉翁亭记》中“ ▲ ”四字则交代了太守捕鱼的地点。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九”可是个万能数字,有崇高、至尊、吉祥、和谐之意。天之高,谓“九xiāo( ▲ )云外” □地之厚,谓“九泉之下”。古代帝王为“九五至尊”,皇帝的话是“一言九dǐng( ▲ )”,拜见皇帝要“三叩九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九归一” ① ▲ 了事物发展的循环性,体现了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 )。古人视“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数相重,故称“重阳”。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也有相关② ▲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而“重阳”一词,也曾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远游》一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我国历代诗人多有咏重阳的传世佳作,最著名的当属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九xiāo( ▲ )云外 一言九dǐng( ▲ ) 规律( ▲ )
(2)给文中标号为①②的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A.表述 B.表明 C.表达 D.表现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语段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应该是逗号。
B.“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全是偏正短语。
C.“而‘重阳’一词,也曾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远游》一诗中”这是一个转折关系复句。
D.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目中“山东”是指函谷关与华山以东的蒲州。
3.综合性学习。(9分)
海湖中学九年级(1)班计划11月20日上午八点在本班教室召开“自强不息,励志人生”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筹备工作。
【邀约活动嘉宾】
(1)班级拟邀请史怡捷来和同学们开展一次主题演讲。请你以王伟班长的名义通过微信向史怡捷发送一段20秒左右的留言,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列横线上。(3分)
▲
【拟写活动通知】
(2)以下是班长以班委会的名义向同学们发了一则通知,但在格式与内容上分别有处错误,请你指出修改意见。(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