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28 8:49: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84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一、阅读(共78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记者:稀土是什么?您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吗?
  沈保根: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成为制造许多高科技产品与支撑众多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母”。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它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通讯、制造、生物、光学、超导、医学等方面。所以有的人把稀土理解为“现代工业维生素”“万能之土”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
  全球好多地方,都有稀土。所以稀土并“不稀”,但是真正适用的、能够有开采价值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矿物有250余种。稀土含量较高的,就是我们说的价值比较高的,占的比率很低,也就是6%不到,加起来也就五六十种。这五六十种矿物中间,作为矿物质且有开采价值的,大概就10来种。有的含量太少,没有开采价值;有的虽有开采价值,但是开采成本非常昂贵。
  记者:                                    
  沈保根:我国稀土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态势越加有序,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越发增强。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材料生产等领域建立了全球优势地位。自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全球稀土市场供给度90%以上的领先地位。随着我国一系列稀土管制政策的实行和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轻稀土矿山的相继开发与供应,未来世界轻稀土生产依赖中国单边供应的格局将有所变化。但中国在全球重稀土的供应上,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记者:目前,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沈保根:在稀土资源端,我国的资源优势正在受到挑战。近年来海外稀土资源开发发展迅速。在稀土应用端,我国在稀土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光学材料以及抛光材料等功能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的转变,有些领域已处于领跑位置,相关材料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国际话语权。
  此外,我国稀土资源的有序开采、供应和功能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国际市场稀土价格的连年提升。美日澳等国开始打造盟国内部循环的稀土资源开发投入,旨在摆脱对我国稀土供应的依赖,尽快追赶和超越我国,最后达到反制我国的目的。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开采也好,冶炼也罢,以及分离,都要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矿藏开采出来了,稀土资源也分离出来了,却把环境给污染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记者:您一直从事材料科研工作,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沈保根:做科学研究,你要想做一点事情,不付出努力是很难成功的。
  同一个研究领域,你想想看,全世界有多少人都在研究同一个事情。你想做得比别人好,怎么办?不去好好努力,那真的是很难成功的。做科学研究永远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所以我们得想办法不断创新。
  (摘编自沈爱群、乔韵鸥《专访中科院院士沈保根:揭秘“稀土”背后的故事》)
  材料二: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稳定、充足的资源供应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已接近或超过50%。2022年中国的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之中,目前具有开采价值且开采成本不高的稀土矿藏少之又少。
  B.只有保证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应稳定充足,我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大国激烈竞争中占有优势。
  C.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和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
  D.如果提前做好战略性矿产的储备,就能满足新基建对战略性矿产的需求,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用“跟跑”“并跑”“领跑”三个词语,概括了我国一些功能材料在研发和生产水平方面的三个发展阶段,既恰当又形象生动。
  B.记者最后请沈保根院士谈谈从事材料科研工作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这是为了消除彼此的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有助于访谈的深入。
  C.材料二从我国某些矿产对外依存度的数据中,得出“到2035年,这种大规模依赖进口局面难以根本扭转”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依据。
  D.材料二在指出我国应根据新的国际形势调整战略性矿产目录时,采用了“有必要”“可”两个语气强弱不同的词语,表述准确恰当。
  3.材料一横线处需补写出记者要提的一个问题,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是否会变化?
  B.未来世界轻稀土生产情况怎样?
  C.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状况怎样?
  D.中国稀土供应的对象会变化吗?
  4.记者请沈保根院士科普一下稀土是什么,沈院士的回答是如何做到科学性和普及性的?请简要分析。(4分)
  5.目前我国稀土产业面临挑战,我国应如何应对?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导语】这篇访谈+研究报告的组合材料,通过院士访谈和数据分析的双重视角,系统性地展现了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及我国面临的挑战。材料一以对话形式生动呈现稀土特性与产业现状,兼具科普性和专业性;材料二则以详实数据支撑战略矿产分析,体现政策前瞻性。两则材料形成互补:前者聚焦稀土个案,后者延展至全局战略,共同勾勒出资源安全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凸显在全球化竞争中资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如果提前做好战略性矿产的储备,就能满足……”错误,原文“提前储备”是应对需求增长的“必要举措”,但选项“如果提前做好储备,就能满足需求”将“必要条件”偷换为“充分条件”,逻辑绝对化,不符合原文。
  故选D。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    关①
  鲁    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