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约19100字。 - 语文素养体验 
 一、积累运用(30分)
 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的韵味,藏在四季流转与街巷肌理之中,更融在烟火气与文脉里。春日的瘦西湖最是动人,长堤春柳泛着新绿,歌声随春水荡漾,引得游人沉醉不已。此时此景,让人想起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豪情,虽非沧海,这一湖春水却也足以承载梦想。
 夏日的扬州,古运河两岸垂柳依依,夏夜的晚风里藏着荷香,乘船穿行时,看灯光映着水波,曲曲折折的荷叶间藏着嫩蕊,蜻蜓偶尔停驻。游子寻一处清凉,点一壶茶,听一段夹杂着方言的扬剧唱腔,渔鼓与简板的旋律宛转悠扬。望着窗外穿梭的船只,刘禹锡“(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便涌上心头,扬州城正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甲】________。
 秋日的蜀冈最具风情,银杏铺就金路,枫叶燃成丹霞,丁香的黄紫如美人裙裾,天竺果鲜yán()夺目,杂然生长的林木绘出最绚烂的画卷。一轮明月悄然升起,苏轼《水调歌头》“( ),( )”中的美好祝愿,此刻显得格外真切。而杜甫“( ),月是故乡明”的情愫,也让异乡游子在此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冬日的古城自有静美,踏雪寻梅时,琼枝玉树间藏着暗香,何园的回廊在白雪覆盖下更显雅致。若逢大雪,则可见张岱笔下“(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奇景,天地间一片洁净,唯有红梅傲雪,点缀其间。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这座城驻足。欧阳修把对琼花芍药的痴迷写入诗篇,朱自清笔下的四季风物更让扬州的美。漫步在这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偶尔也会生出刘长卿“( ),湘水无情吊岂知”的怀古之思,而旅途中的槲叶,又让人想起温庭筠“槲叶落山路,( )”的意境,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有故事,让这座城的美名穿越时光,享誉中外。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承载( )鲜yán( )慰藉( )
 (2)请给【甲】处选择最恰当的成语()
 A. 生生不息 B. 惟妙惟肖 C. 眼花缭乱 D. 巧妙绝伦
 (3)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4)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扬州的韵味,藏在四季流转与街巷肌理之中,更融在烟火气与文脉里。”是并列复句。
 B. “游子寻一处清凉,点一壶茶,听一段夹杂着方言的扬剧唱腔”是递进复句。
 C. “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有故事,让这座城的美名穿越时光,享誉中外。”中加点短语的结构分别为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
 D. “春日的瘦西湖最是动人,长堤春柳泛着新绿,歌声随春水荡漾,引得游人沉醉不已。”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助词、介词。
 (5)阅读以上语段,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古诗句。
 【答案】(1) ①. zài ②. 妍 ③. jiè (2)A
 (3)“扬州的美”后加宾语“深入人心”(或其他动词+宾语) (4)D
 (5)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⑤露从今夜白⑥雾凇沆砀⑦汉文有道恩犹薄⑧枳花明驿墙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承载(chéng 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在句中是指瘦西湖的春水能够托举起(人们的)梦想。
 ②鲜妍(xiān yán):指鲜明美丽,在句中是形容天竺果的色彩鲜明好看。
 ③慰藉(wèi jiè):指安慰、抚慰,在句中是指异乡游子在扬州的月色里得到了心灵的安慰。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也可形容事物持续发展,永不停止。
 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C.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D.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句中是说扬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持续发展、延续下去,“生生不息”能准确体现扬州在历史中不断延续、发展的状态,契合语境;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欧阳修把对琼花芍药的痴迷写入诗篇,朱自清笔下的四季风物更让扬州的美”可知,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句子后半部分“更让扬州的美”缺少谓语动词和补语,表意不完整,无法体现出“朱自清笔下的风物”对“扬州的美”的具体作用。
 修改方法:在“更让扬州的美”后补充内容,使句子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