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 共24题,约9160字。 -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5年9月3日,时间的指针标注新的历史刻度——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这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庄重典礼。各界代表和群众汇聚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党和国家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31—1945,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45—2025,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标兵就位!”
 9时15分,60名标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在东西华表前依次就位,阅兵式开始。
 激昂的号角声响彻广场,习近平主席乘检阅车来到长安街上,在受阅部队最前方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
 “敬礼——”方队指挥员一声令下,受阅官兵目光如炬、意气风发。
 “同志们好!”“主席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亲切的问候,饱含着信任和关怀;响亮的回答,充满了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
 9时44分,飞机轰鸣声由远及近,阅兵分列式拉开序幕。
 26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3架直升机悬挂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抽组。
 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开辟敌后战场,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有效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敌人,取得辉煌战绩。
 来自西部战区的29岁受阅士兵杜宁新,第三次踏上阅兵场。他所高举的“金刚钻”战旗,承载着优良传统。在他心中,新时代军人要像先辈们那样英勇善战,延续荣光。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今天的人民军队,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卫红色江山、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这是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的集中展示——
 徒步方队走过来了!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个军种+4个兵种”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首次集体受阅,军兵种旗和武警部队旗首次集中亮相。
 排山倒海、气势如虹,13个方队以整齐划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出了军威,走出了国威。
 预备役部队方队身姿挺拔,受阅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着预备役力量召必回、战必胜的光荣使命。
 第10排面队员洪寅达是安徽省绩溪县扬之小学教师,也是火箭军预备役第二基地预备役上等兵,“披甲归营、奔赴战位、决胜战场”是他时刻准备践行的庄严承诺。
 民兵方队英姿飒爽,受阅女民兵来自当年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
 领队李依潼,来自河北省易县。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她和乡亲们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走过峥嵘岁月的中国军队,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阔步前行的维和部队方队,展现“中国蓝盔”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用行动诠释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战旗猎猎,血脉赓续。
 受阅的战旗方队中,80面战旗代表的是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杨靖宇支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刘老庄连”……每一面战旗都是抗战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装备方队开过来了!
 实战化联合编组的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依次受阅,武器装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多数是首次亮相。
 看着国之重器接连经过,现场观礼的中国航天科工九院江北公司数控车工阎敏心潮澎湃:“作为一线工人,非常自豪能参与先进装备制造,我将兢兢业业拧紧每一颗螺丝钉。”
 铁流浩荡,威震寰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铸就和平盾牌的战略利器,在装备方队压轴出场时,全场响起欢呼声。
 空中梯队飞过来了!
 运—9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雷达干扰机编成3个楔队接受检阅;“胖妞”运—20A、运—20B以战斗姿态编组飞行;歼—16D、歼—20、歼—35A等多款战斗机震撼亮相……
 鹰击长空,使命必达。加速国产列装、换羽更新,提升远程打击、协同打击能力,祖国领空绝不容侵犯。
 这是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坚定宣示——
 教练机梯队呼啸而过,7架表演机在空中划出14道彩烟。这是对14年抗战历程的铭记,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在和平的天空下,奋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
 (摘编自新华社《向着新的伟大胜利,前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25年9月3日是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天举行的阅兵仪式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等。
 B.阅兵分列式中的受阅人员全部来自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单位,身上延续着先辈们顽强斗争的精神。
 C.作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虽然并非首次亮相,但在装备方队压轴出场时仍引起了全场的欢呼。
 D.7架表演机划出的14道彩烟是对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铭记,26架直升机汇成的“80”字样则是对“刘老庄连”等80面战旗的致敬。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逐渐强起来,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实现。
 B.我们党以兵民为本,实施持久战方针,开辟敌后战场,体现出我们党在抗战中的战略智慧。
 C.一线工人闫敏的话,强调了装备制造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出他能参与其中的自豪感。
 D.中国军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既有保护祖国不受侵犯的能力,也有维护世界和平的担当。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以庄重恢宏的笔触再现阅兵场景,既表现出对历史的铭记,又展现了新时代强军成就。
 B.“60名标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运用动作描写,“受阅官兵目光如炬”运用神态描写,展现了人民军队的昂扬状态。
 C.选文在介绍徒步方队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既有对方队整体步伐的描写,又有对洪寅达、李依潼等个人的刻画。
 D.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纪念活动,中间部分详细描述阅兵过程,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三①(节选)
 沈从文
 又过了几天,母女二人在碾坊,因为谈到新娘子敷水粉的事情,想到白帽子女人②的脸,一到乡下后就晒红了许多的情形,且想起那天曾答应人家的话了,所以妈妈问三三,什么时候高兴去寨子里看“城里人”。三三先是说不高兴,到后又想了一下,去也没什么要紧,就答应母亲不拘哪一天去都行。既然不拘什么时候,那么,自然第二天就可以去了。
 因为记起那白帽子女人说的话,很想来碾坊玩,故三三要母亲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