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21 15:14: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84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专版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长征开始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历时两年,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出发地不是一个。就中央红军而言,瑞金是中央首脑机关的长征出发地,于都是中央首脑机关和红军主力四个军团的集结出发地,其他方面的红军长征有各自的出发地。长征进行战略转移,开始并没有打算走很远,目的地尽管最初是有明确目标,但后来长征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根据军事形势和作战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过程。红军长征到陕北,这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直至到达甘南的哈达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开会正式决定前往陕北。不久,整编为陕甘支队的中央红军顺利越过六盘山主峰,毛泽东作《清平乐•六盘山》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和陕北红军完全胜利会师。
  (摘编自石仲泉《长征,红旗漫卷西风》)
  材料二:
  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利益趋向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变性,都要求我们党不断寻求与长征精神对接的路径。长征精神之所以未被尘封,这一集体记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一句体现了在长征过程中,红军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的“长征”已拓展为建立、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征程。
  C. 长征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心系家国,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D. 讲好长征故事,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避免胡乱编故事,或为提高读者阅读兴趣而增添故事的传奇色彩。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一段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说明长征经历的时间长、跨度大、道路艰险,从而更好地突出了长征精神。
  B. 长征开始时有明确的目的地,但后来路线和目的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体现长征精神还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C. 材料二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内在科学价值和外在感召价值,以此阐明长征精神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延续性。
  D. 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增加与网友互动,让人们能切身感受长征精神,是新时代讲好长征故事的一种创新方式。
  3. 下列选项中的毛泽东诗句,最能支撑“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B.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C.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D.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 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很好地佐证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刘波教授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学校准备举办“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材料写出你演讲稿主体部分的思路,并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三则材料,全面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价值。材料一详细叙述了长征的历程,展现了红军的坚韧与乐观;材料二深入探讨了长征精神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延续性,强调其科学价值和感召力;材料三则提出了新时代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实践路径。三则材料相互呼应,既回顾历史,又展望未来,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避免……增添故事的传奇色彩”错误。材料三提到“讲长征故事,要讲‘好故事’,而且要讲有思想、有温度、有魅力的故事。把学术性、思想性、新闻性、文学性、传奇性等融合在一起,一定是吸引人的好作品”,说明讲好长征故事是可以增添故事传奇色彩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的能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院落三生
  刘厦
  村里的空房子越来越多。院子还在,屋子还在,只是人走远了。屋里的旧床、旧柜、墙上的旧照片还在,院中的老瓮、老树、随手扔在一旁的笤帚还在,但只有四季的风抚摸着这里的白天与黑夜,只有时光没有忘记告诉它树叶该绿了该黄了。
  我的村子,真的老了吗?
  我看见门前那一处被遗忘的院落。我活得虽然不够长,但已经见证了它的三生。
  那个院落的第一生,在我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