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130字。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定时作业
初一语文试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学校开展“花之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赏诗词之花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巍峨的高山容易让人产生崇敬之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奔腾的流水使我们生发出豪情壮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期lì临人间的春风总让人喜出望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xī沥的秋雨常能勾起愁思而让人憔悴:“__________”,________。
高山、江水、春风、秋雨,这些景物在古诗里用得多了,以至于我们一看到“高山”这两个字,就会在心中酝酿出崇敬,一见到“春风”这两个字就想到希望,心中便有了着落,这时它们就构成了古诗中的饱含着我们情感的景物□意象□有的意象代表的情感比较明确,比如“杨柳”可以表达诀别时的愁思□有的意象能够同时代表好几种不同的情感,比如“雁”可以传达孤寂□思念的情感,还可以代表品格高洁的人的忠贞爱情。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lì ____临 ②xī ____沥 ③憔悴( ) ④酝酿( )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喜出望外 B. 着落 C. 诀别 D. 高洁
3.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花”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参照上文第一段中的四句话,从下面备选意象中任选一个,给第一段再写一句话。
备选意象:桃花 梅花 荷花 落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③. cuì ④. niàng 2. C
3. B 4. ①. 示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 绚烂的桃花总能勾起对往昔的怀念让人怅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②淅沥(xī lì):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③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④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喜出望外:指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在文中形容如期来临的春风让人意外地高兴,使用恰当;
B.着落:指事情有归宿、有结果。在文中说见到“春风”就想到希望,心中有了归宿,使用恰当;
C.诀别:指再无会期的离别,多用于人。而文中说“杨柳”可以表达诀别时的愁思,这里用“诀别”不符合语境,使用不当;
D.高洁:指高尚纯洁。在文中形容品格高尚纯洁的人,使用恰当;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空:根据上下文,“饱含着我们情感的景物”和
示例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亭亭玉立的荷花总让人心旷神怡。
任务二:拾经典之花
5. 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下面对《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 作者善于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人,如对阿长和衍太太的情感由厌恶到充满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C. 《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儿童心理的描写真挚动人,如作者看到期待已久的五猖会时,兴奋溢于言表。
D. 《范爱农》《藤野先生》《琐记》依次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回国后的一段生活。
(2)你的小组拟采取精读的方法探究《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你结合具体篇目及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理解。
【答案】(1)A (2)示例: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有“温馨的回忆”:阿长虽然有许多缺点,比如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不好等,但她却费尽心思为“我”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这让“我”感受到了阿长对“我”真挚的关爱,是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文中提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带有迷信色彩,体现出作者对旧时代一些愚昧、落后的民间思想和习俗的批判。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