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060字。
八年级十月语文限时练习
阅读(共55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老舍:写透一件事
写自己真知道的事
①一个学生不写学生的生活,而在报纸上找些婚姻法宣传资料去写,一定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写东西非有生活不可。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写不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是工人,就写工人的生活。这样,写作范围不就太小了么?只要写得深刻,范围小点没有什么关系。一位伟大的作家的确能够写出许多不同的人物,好多不同的事情,可是咱们现在的目的是先写好一件事,还不能希望马上成为伟大的作家。不怕写的少,就怕写不好。写出十几句话的一首好歌,风行全国,到处起大的鼓舞作用,功劳也不小呵。
抱定一个题目写
②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这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我们对事事物物要创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任务就是遇见事必去创根问底。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一件热闹的事,不求甚解,动笔就写,写不出就扫兴,一来二去我们就丢了信心,不想再拿笔了。反之,我们若是抱定根问底的态度,我们就会慢慢地体会出来,不管事情多么热闹或多么简单,不过都是表面的现象。赶到咱们挖到事的根儿上,热闹的事也许原来很简单,简单的事儿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事情的根儿就是问题所在。
③找到问题,咱们心里可就透亮多了。呵,原来这件热闹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很简单哪:原来那件简单的事倒并不应当轻视,问题不小呵。这样,咱们就不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哪个值不得写,不再冒冒失失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笔就写,也就减少了因写不出而扫兴灰心的毛病。
④还有,看到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这么一来呀,咱们的文章可就有头有尾,是个整的了。我们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写出相当好的作品来。不抱住一个问题挖到底,而随便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必至一无所成。
怎样才能不至于千篇一律
⑤一个问题怎么来的和怎么解决的,必与别的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同。同一样的问题又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时间不同,而有特点。我们要细心地看,看问题,看人物,看地点,看时间,把有关的事物都看了,自然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⑥工人同志们一写到解放后的生活提高,往往就描写家里吃饺子。不错,吃饺子的确是好观察:可是,千篇一律都说包饺子就不新鲜了。难道不许吃炸酱面么?再说,真要是看出问题,不提包饺子也不要紧。要写选一件事必须钻到事情里边去,可千万别不管是写什么问题老先预备下一个套子——老拿包饺子开始!钻到问题里面去就必定有话可说,用不着套套子。
⑦也许有的同志要问:我们能那么细心,钻到问题里面去吗?我说:能!一定!您多半是有点害怕,以为没有现成的套子,就怕写出的东西不像样子。您不必胆小,那些套子不是给您预备的,只要您肯用心,肯下工夫,您会创作!
1. 关于“写自己真知道的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再多技巧,也写不出什么名堂来。
B. 没有生活积淀,不管技巧多高,也不能写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C. 只要写得深刻,描写生活范围小一点的事情也一样是可以的。
D. 只要写得好,写的东西内容虽然少也一样可以有积极的影响。
2. 关于“抱定一个题目写”部分的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初学将一件事写成小说或者戏剧,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是因为没有看见事情的根本。
B. 初学写作遇到事情就去刨根问底,会发现热闹或者简单的事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C. 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值不得写。
D. 咱们写文章依照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能写得出相当好的作品来。
3. 写作者创作“怎样才能不至于千篇一律”?请结合第⑤一⑦段简要概括。
【解析】
【导语】老舍在这篇文章中强调写作要从个人熟悉的生活出发,以真实的体验作为创作的基础。他指出,初学者的写作困境常源于对事物的表面理解,而非深入探究本质。文章提醒作者要深入挖掘题材的“根”,即核心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此外,老舍告诫作者避免使用写作套子,应细致观察生活,通过独特视角写出新意,避免千篇一律。整体而言,文章指导写作者如何通过深刻的洞察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个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根据①段“写东西非有生活不可。不管文字多么好,技巧多么高,也写不出自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眼底乾坤皆胜景
①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阳台上的绿萝叶尖,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彩虹,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却只顾盯着手机屏幕;巷尾的老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树影斑驳间藏着跳跃的光斑,低头刷短视频的少年却从未抬眼望过枝头的蝉蜕。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太多人如握着明珠却只盯着尘埃的愚人,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错过了无数动人的瞬间。
②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教导人们用高远、深远、平远的视角观察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