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20710字。
2025-2026学年甘肃省酒泉市一中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下面是小文为活动一引用诗文名句写的一段文字,请补充完成。
(1) 杜甫凝望破碎的茅草屋,发出“______,______”
(2) 杜甫用“______,______”
(3) 白居易用“______,______”
(4) 毛泽东看到壮丽的北国雪景,感叹英雄们也曾为此倾倒“江山如此多娇,______”,体现了其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
(5) 艾青用热血书写对这片热土的深情“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请补充诗文名句,完成活动的过渡语。
(1) 美丽的古诗文丰富着我们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古诗文中也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中国是诗歌的王国,“______,在河之洲”
(2) 三千余年诗韵流芳,吾国古诗之苑,人民富足,生活安定,“______,______”展现人民安适自足的美好生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3.下面是小语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开场白的一部分,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忧威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如滔滔江海奔赴战场,他们心无旁骛,未曾折腰,用热血捍卫祖国山河,立下丰功伟绩。“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誓言穿透岁月,“为民族解放继续流血”的话语铿锵有力。一封封抗战家书,承载着先辈们对家国的忠诚、对亲人的眷恋,跨越硝烟与战火,诉说着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
(1) 请确认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
①滔滔 ______ (A.yǎo B.tāo)
②折腰 ______ (A.zhé B.shé)
(2) 校对开场白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①忧威 ______
②心无旁鹜 ______
4.请完成活动导语的语言文字问题。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娆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目睹红 zhuāng素裹的壮美,感受毛泽东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①娉婷 ______
②摇曳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
①红zhuāng素裹 ______
②鲜yán 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5.下面是小英为活动二搜集的一段材料,请完成编辑任务。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② 1958年,邓稼先在接受研制原子弹历史重任的那天晚上,对妻子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______会过得很有意义。”③茫茫大漠荒滩中,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耗尽毕生心血。④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个人梦想提供了蓬勃生长的空间。⑤只要每个人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______、______、______,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1) 语段第②句横线处须加“都”,请说明理由。
(2) 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写在下面。
(3)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入第⑤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A.勤于圆梦
B.敢于有梦
C.勇于追梦
6.下面是栏目三中的一段文字,请完成编辑任务。
①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以高而不冷的文化 格调、温暖厚重的文化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②有媒体评论, 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 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③我们需要通过节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更需要通过阅读经典增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1) 语段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形容词 名词 副词 介词
B.形容词 形容词 介词 副词
C.名词 形容词 副词 介词
D.名词 形容词 介词 副词
(2)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
(3) 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撕裂长夜。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
知识分子以笔为枪,郁达夫发表大量文章鼓舞抗战士气,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吼出民族魂魄;华侨领袖陈嘉庚募捐筹款购买物资,南洋 3000余名机工冒死驰援滇缅公路;民族企业民生公司倾尽所有将战略物资运送到后方;妇女昼夜缝制军服千万,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抗战”二字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脊梁。
(摘编自《同仇敌忾赴国难众志成城卫山河》,2025.7.7《人民日报》)
【材料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这一胜利,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