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410字。
山西省2026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
语文
上册第一~三单元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16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古典之美(27分)
1. 九年级开展“寻觅??诗文之美”古诗文名句积累活动。请将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感受诗境美??与自然对话: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氛围;杜甫《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流露出惆怅和伤感;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清新明丽的春夏风光。
感悟哲理美??与先贤对话:美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乐观;美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___________”的豁达淡然;美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积极进取;美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信昂扬。
【答案】 ①. 枳花明驿墙 ②. 戍鼓断人行 ③. 寒林空见日斜时 ④. 野芳发而幽香 ⑤. 佳木秀而繁阴 ⑥. 人有悲欢离合 ⑦. 不以己悲 ⑧.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⑨.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注意易错字:枳、驿、戍、幽、繁、侧畔。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把画横线处空缺 内容补充完整。
领略自然美??与心灵对话: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沁园春??雪》,诗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热爱之情。
【答案】祖国壮丽山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图中诗句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诗句描绘的是在晴朗的日子里,红日映照下,洁白的雪仿佛披上了红色的外衣,红白相互映衬,景色格外艳丽动人。这种对雪后晴日美景细致且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瑰丽。而诗中所描绘的这一系列自然景象,是祖国广袤大地上的一部分,是祖国壮丽山河的具体表现,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浑与秀丽。作者用豪迈的笔触描绘出雪景的壮美,正是源于内心深处对祖国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所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诗也必然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班级开展“探究??古人心迹”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_______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是醉翁亭啊。
5. 两文同写赏景饮酒,却表现出张岱和欧阳修不同的思想性格。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丙】
予时榜①小舟,幅巾②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③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④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⑤,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节选自苏舜钦《沧浪亭记》)
【注释】①榜:划船。②幅巾:用布包头,代替帽子,是一种洒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