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梅陇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5550字。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6分)
(一) 默写(12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
4.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5.刘禹锡虽遭贬谪,却用他的哲思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蹭》里书写出“,”的佳句,激励青春的我们乐观向前。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4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指风翔府。作者于宋仁宗嘉佑六年任风翔签判。②雨麦:天降麦子。而,这里作动词。③有年:丰收之年。④乙卯:农历三月八日。下文的甲子、丁卯分别指农历三月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日。⑤忭(blàn) : 高兴。⑥荐饥: 饥荒。
6.甲乙文作者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甲文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
7.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欢饮
B.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C.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
D.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修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4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乙文中,百姓忧愁是因为“”,欢乐是因为“”;作者用“雨”为亭子命名的原因是。(7分)
10.下列对甲乙文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末段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B.甲文反映出当时滁州百姓生活宁静美好。
C.乙文画线句用排比手法描述官民庆贺喜雨降临的场景。
D.乙文第③段揭示了雨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意义。
11.甲乙都借“记”抒发情志。甲文中“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乐”流露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二文作者在任凤翔签判时才二十多岁,当时立志干出一番大事,文中的“喜雨”之情,正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二、现代文(36 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第 11—13 题(17 分)
有网友在青少年科普网站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骑自行车学会就忘不掉,可弹琴需要天天练?”,以下是网站小编搜集信息后撰文给予的回复:
网友困惑: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不碰,再踩上脚踏板仍然能平稳前进。可弹过很多次的钢琴曲,只要一段时间没练习就会变得生疏。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