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170字。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教学设计
1.语言运用: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思维发展: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审美鉴赏:分析文中南仁东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
4.文化传承:感受中国科学家坚持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国精神。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合作探究法:小组分工分析文本细节,完成人物档案表和展厅设计。
2.多媒体辅助:播放FAST建设纪录片片段,展示“中国天眼”科研成果图片。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在那浩瀚无垠的夜空深处,有一颗特别的星辰,它虽不直接闪耀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却以一位科学巨匠的名字命名。(同学们知道那位科学巨匠是谁吗?)是的,那位科学巨匠就是南仁东,他如同这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感受那份跨越星辰、超越时代的科学精神与不朽情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著有报告文学《新教育风暴》《智慧风暴》《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等文论,尤以长篇纪实文学为读者喜爱。
(2)人物简介
南仁东(1945—2017),满族,吉林辽源人,天文学家。
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3)背景链接
“中国天眼”自建成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
南仁东及其事迹的文学创作应运而生。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由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倾力撰写,旨在通过梳理和回顾南仁东的一生,特别是他经二十二年的奋斗建成“中国天眼”的光荣事迹,来诠释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王宏甲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南仁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进行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得该作品翔实生动、细节充沛。
2.生难字词
(1)字音
潜质(qián) 尴尬(ɡān ɡà)
筛选(shāi)篝火(ɡ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