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 资源简介:
约5160字。
上海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 古诗文 (25分)
一、积累。
1.(本题10分,每题2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初春时节,郊野踏青,小松看到眼前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吟诵起《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 , 。”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本题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1分)《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作者是 (人名)。
3.(1分)“怜”可以理解为 。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诗是诗人乘船出蜀入楚时所作,首联交代了出行目的。
B.颔联“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
C.颈联“天镜”是指月亮,“海楼”是指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句写出了月下江水平静,天上云彩变幻多姿的奇妙美景。
D.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船已至楚,江入大荒,诗人却将这长江水视为“故乡水”,一路送自己远行,言有尽而情无穷。
(二)(本题11分)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记游松江①
吾昔自杭移高密②,与杨元素同舟③,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④,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⑤。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⑥。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逝,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⑦,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释】①松江:在上海市郊。②高密:今属山东。③杨元素:杨绘,王安石执政时,因反对新法,被贬。④陈令举:陈舜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⑤刘孝叔:刘述。⑥垂虹亭:即后文所言之松江桥亭。⑦曩(náng)时:昔时,指七年前。
5.(2分)【乙】文中“吾”就是【甲】文的作者 (人名),他是 (朝代)人。
6.(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