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9/14 17:21: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320字。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5.0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及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前的新大众文艺即是历史发展中的最新形态和当代实践中的醒目景观。其中,在技术、艺术、媒介、传播和社会、经济、文化等矢量合力作用下,新大众文艺创作生产如火如荼。总体上看,新大众文艺是时代的产物,而其“新”的显在标识首先是表现形态之新。
  在丰富实践中,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强力驱动,新大众文艺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其主要表现形态莫过于网络文艺。换言之,网络文艺充分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特点。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实践表明,经过新时代以来全方位的快速发展,网络文艺逐渐凝聚有别于传统文艺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性,并因独特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和不断提升的艺术品质而跻身当代中国文艺主流行列,以至成为文艺创作的生力军、文艺供给的主渠道、文化传播的新高地。
  就作为新大众文艺的主要表现形态来说,网络文艺有三个显著表征。一是庞大用户规模彰显了新大众文艺的底色。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1.08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微短剧、短视频、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达10.7、7.48、5.75、6.62、10.4、8.33 亿人。由此观之, 宽泛意义上的“全民”接受至少在量的层面得以实现。二是多种艺术样态呈现了新大众文艺的轮廓。在蓬勃发展中,网络文艺日益清晰地呈现三种主要样态。其中,典型样态包括网络文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网络音乐等,泛化样态涉及文艺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等,前沿样态有互动艺术、AI艺术等。这三种样态是网络文艺的主要形态,也呈现了新大众文艺的主体轮廓。三是独特审美机制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特性。比如,赛博空间的弹幕评点、网络文学中的间贴与本章说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参与性,互动剧、互动综艺、互动纪录片强化观众的行动体验和意义创造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互动性,同人创作、影视二创、跨媒介叙事中的故事拓展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共创性。至于第二媒介时代的UGC生产、素人写作、AI创作,以及文艺性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
  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音频和微电影、微短剧等的繁盛,不仅呈现了新大众文艺的丰富面貌,还展现了“全民”创作的生动景象和新文艺群体的蓬勃生机。概括说来,在新的媒介生态、艺术生态和产业生态中,尽管断大众文艺不等同于网络文艺,但特征鲜明的网络文艺为我们分析新大众文艺的形状、性状提供了范本。
  (节选自中国艺术报《新大众文艺的“形”与“神”》)
  材料二: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创作精品化趋势增强,多项举措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短视频、免费 App、有声产品崛起,对线上订阅消费形成冲击;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向纵深发展。
  许苗苗:这两年在中国作协的呼吁和提倡下,很多在某个领域成名的网络作者开始进入科幻领域,比如童童、银月光华、匪迦、风晓樱寒、柠檬羽嫣、羽轩W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艺能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生力军,离不开其具有的独特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不断提升的艺术品质。
  B.我国网络视频与短视频用户规模庞大,表明新大众文艺在“全民”接受层面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成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
  C.网络文艺作为新大众文艺主要表现形态,有庞大用户规模彰显底色、多种样态呈现轮廓、独特审美机制体现特性的显著表征。
  D.网络文艺主要有典型样态等三种类型。在新的媒介、艺术与产业生态中,特征鲜明的网络文艺为我们剖析新大众文艺提供了范本。
  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展现了“新大众文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指出“新大众文艺”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时代产物。
  B.材料一通过列举赛博空间的弹幕评点、UGC生产、素人写作等网络时代文艺新现象,表明新大众文艺的共创性、互动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欧阳友权认为短视频、免费 App对线上订阅消费形成冲击,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应对该挑战提供了新动能。
  D.材料二指出网络文学创作生态正发生变革,如创作趋向精品化,知名作家跨界创作,短篇崛起,叙事结构升级,读者与平台明确分层等。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二所提到的网络文学新特征的作品是(3分)
  A.某知名言情作家转型创作的科幻小说,融合未来科技与东方玄学,探讨人类意识上传后的情感困境。
  B.某本30万字的网络长篇连载玄幻小说,内容是主角一路修炼升级,最终击败反派,成就至尊之位。
  C.某起点中文网作品以“时间交易”为核心设定,弱化战斗描写,聚焦人性抉择,文风接近严肃文学。
  D.某晋江文学城科幻短篇小说讲述AI科学家与仿生人之间的系列故事,节奏紧凑,三日即连载完毕。
  4.材料一在阐述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5.某学生在追小说时发现平台首页推荐栏出现大量短篇作品,且部分热门小说设有“读者投票决定剧情走向”的选项;同时平台推出“AI续写”功能,用户可为经典作品续写结局。请结合两则材料,说明这些网络文学新现象反映了怎样的创作趋势。(6分)
  (二)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冬日,在禾木
  李佩红
  到达禾木的次日清晨,汽车表盘显示室外零下三十四摄氏度,我们体会了一把啥叫车上下乱响,没一个地方得劲儿。
  丰田越野车冻僵了,发动不着,暖气也打不开。车冻得咔咔脆响,真担心外壳碎裂。费了很长时间才发动着的车像个醉汉,摇摇晃晃前行。路面积雪没冲开,很滑,车速控制在二三十码,稍不留心就侧滑、甩屁股。我们正经历“二战”中德军入侵苏联那个垂梦般的冬天。想起小时克拉玛依运输处的司机,每天出车前都一桶一桶地提热水浇水箱。晨光在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