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21200字。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师说》中,作者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原文是:“ , 。”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B.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C.脚著树公履,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王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她独特的讲课模式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赏识。
B.在便民市场上,小明指着水果摊问:“大妈,请问芒果多少人民币1千克?”
C.张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浑身无力,想向您垂询一下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D.欣闻令郎以高考684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特此祝贺。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海上小说的多重空间
唐宏峰
①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一直是小说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晓清时期,小说的地位急剧上升,伴随着新兴都市上海的崛起,以上海为空间环境的小说大量涌现,以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小说类别——海上小说。
②如果只看“海上小说”这个名词,或许会有人误会它是以海洋、航海为题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类讲述上海故事的小说之所以以“海上”命名,与上海的独特历史背景有关。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