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童真童趣”主题阅读
- 资源简介:
约62050字。
第三单元 童真童趣 单元主题阅读
单元主题 本单元选取了一组与学习生活相关的作品。透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还有永恒的童真童趣。回望即将告别的童年,这一切都值得好好体会、领悟。
学习本单元,要在默读中把握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默读时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要通过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的关键语句等,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中心。
任务一:了解“默读”
1.什么是“默读”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解释是:“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默读”的要求
①正确地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②读得流畅。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养成正常的眼动习惯,克服不必要的回视和不正确的扫视。
③集中注意力读。阅读过程中要养成静读,不怕干扰的习惯。
④理解性地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文中不懂的地方绝不轻易放过,要反复看多遍,认真分析、思索,使之真正弄明白课文内容。
3.默读的方法:“三不三到”。
(一)“三不”——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划。(默读要做到集中注意力)
(二)“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要一句一句地读。
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
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自己的看法、疑问。(一边读,一边思考,还要做旁批。)
任务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区别:主要内容是指文章主要写些什么,中心思想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主要内容是指作者写文章时所用的主要材料,而中心思想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常见题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主要事件或梳理故事情节。
(一)(24-25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现代文阅读,完成问题。
花园
汪曾祺
①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到。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③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嘟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啪,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嘟溜”!
④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
⑤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
⑥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