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9/11 11:36: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10720字。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受众早就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时代,诗歌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侵蚀,成为读图时代饭后谈资和娱乐消遣。对诗歌而言,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异化传播,在喧嚣过后,严重背离了受众对诗歌固有的审美期待,在及时行乐的拟态环境中,诗人、诗歌和诗坛正被时代和受众疏远和放逐。一面是泛娱乐化内容轻轻松松就能博关注、博眼球;另一面,则是主流诗人和诗歌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语境中拼尽全力才能昙花一现。诗歌创作者追求著作等“身”容易,实现著作等“声”则“难于上青天”。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优秀的诗人群星璀璨,大量的优秀作品铸就了传统诗歌辉煌。中国新诗诞生百年,却一路坎坷。如今,当人们充分享受着信息时代丰盛的文化盛筵时,新诗却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处境愈益困窘尴尬。那么,印刷时代的“温柔乡”,是否真的会变成网络时代的“英雄冢”?如果说诗歌有圈层,究竟是“作茧自缚”,还是“化茧为蝶”?
  传播要“破圈”,创作必“破茧”。新诗要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不能只是将自己在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原样转贴在网络上,而是要适应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若以诗歌为母体,仅仅依靠“诗歌+”,以诗歌加朗诵、音乐、短视频的罗列结合,换汤不换药,是不能衍生出“第八艺术”的。
  (摘编自梅喻礼《诗歌“破圈”难,“出圈”更难》)
  材料二:
  在常人看来,诗歌是小众的艺术,诗歌写作也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今天,仿佛只有诗人还在读诗,诗集也只有在诗人之间互赠,形成了某种悲哀的“闭环传播”。读者大众可能更青睐于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对诗歌是避而远之。那么,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如何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呢?
  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对于诗歌传播而言极为重要,尤其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品牌形象对于推动诗歌生态的健康发展作用巨大。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诗歌节目、优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诗歌传播现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互联网时代诗歌传播存在“泛娱乐化”倾向,背离了受众的审美期待。
  B.诗歌创作者著作等“身”易,等“声”难,表明主流诗歌传播效果欠佳。
  C.新诗在信息时代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处境尴尬,传播需突破传统模式。
  D.依靠“诗歌+”的简单叠加模式,能够有效地衍生出更新型的艺术形态。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诗篇》等纪录片通过高质量的制作实现破圈传播。
  B.“陪跑计划”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把握青年诗人出版需求。
  C.邀请流量明星朗读诗歌是公众号提升影响力的最佳途径。
  D.诗歌与民谣、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
  3.下列关于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山教授认为《关雎》的汉代解释中因没有提及周康王而完全错误。
  B.宋代学者将《关雎》解读为爱情诗的观点得到李山教授的基本赞同。
  C.读《诗经》应兼顾文化读法与文学读法,理解民族真正的精神内核。
  D.《伐檀》诗中表达的反抗精神,才是《诗经》中值得传承的文化精髓。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探讨了诗歌传播的问题,但论述角度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两则材料在论述诗歌传播困境时的侧重点差异。(4分)
  5.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传播。(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英雄列电[注](节选)姜铁军
  克服了重重困难,列车电站终于通过隧道,安全到达安东六道沟纺织厂。
  这个纺织厂因为受到敌机轰炸被迫停产。列车电站可以利用厂区的铁道线,这里距离鸭绿江近,发电取水方便是一大优势。这里距离一条铁路隧道只有一公里,方便列车电站撤退,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
  安东市电业局派出人员早早在纺织厂等候。带队的王副局长把工程师李玉德介绍给列车电站站长何开满,随后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儿条件有限,委屈大家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