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9
- 资源简介:
约3990字。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积累生字词。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人物形象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少年时在生活、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情感。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有这样一方神奇的天地,它既是童年的乐园,又藏着无尽的探索与想象——那就是百草园。想象一下,夏日里鸣蝉的长吟,冬日里捕鸟的乐趣,还有那神秘莫测的美女蛇故事,无一不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趣味的百草园。而当我们随着先生的脚步,跨过这道童年的门槛,走进那严谨有序的三味书屋,又能感受到怎样一番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与成长历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的文字,穿越时空,去体验那份纯真与蜕变,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无尽奥秘吧!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预习检测
见教学PPT课件。
目标导学二:默读指导,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默读与感知
1.默读课文,不要出声,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
2.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点,边读边思考,迅速理解文章大意。
阅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
第一部分(1—8):描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第二部分(9—24):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
目标导学三:细读语段,体会百草园的乐趣
1.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
“我”的乐园百草园(总写)
三个方面(分写):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一)百草园之“有趣的动植物”
2.关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是用怎样的词汇在对它们进行描绘?
明确: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
3.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些角度、什么顺序描写这些景物的?
明确:
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②用“单是……就有……”突出“单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