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能够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2.理解名著内容,全面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通过完成情境任务,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鲁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阅读方法的运用,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2.理解《朝花夕拾》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社会风貌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课前预习】
★基础常识闯关
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字_____,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和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____篇回忆性散文,并以________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并添写_____和_____,更名为____________。该散文集比较完整了记录了鲁迅从______到______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课中探究】
★任务一:朝花探秘团・开启阅读之旅
学校即将举办 “经典文学月” 活动,鼓励同学们深入阅读经典名著。现在,让我们一起组建 “朝花探秘团”,率先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
请同学们快速读教材,初识《朝花夕拾》,要注意圈点勾画关键信息。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做个标记,然后再组内交流。
1.解读题目
2.《朝花夕拾》一共包括哪些篇目内容?
3.作品思想是什么?
★任务二:朝花印象图・梳理作品内容
为了在 “经典文学月” 中更好地展示我们对《朝花夕拾》的理解,现在需要大家绘制 “朝花印象图”,梳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按照阅读计划,采用略读的方法通读《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每篇文章的关键事件、主要人物以及自己的初步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略读的结果,共同绘制 “朝花印象图”。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情节流程图等形式,将十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展现作品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
1.温馨的童心世界
2.压抑的童年时光
3.冲破束缚的青年时代
4.无奈痛苦的心灵世界
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
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通过浏览目录、小引,你猜测作品写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
人:阿长、父亲、藤野先生、范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