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3860字。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观众基础,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中国传统戏曲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戏曲中既讲述神话传说,叙写儿女情长的故事,也记载家国天下的历史,传颂忠孝节义的典范等等。同时,戏曲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深沉的精神追求。戏曲舞台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大写意,表演程式化美学的规范技巧,钟情“大团圆”结局的写作构思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和合共美的追求。从戏曲的戏文唱词中,我们能体察到戏曲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传统美德,感受到作者惩恶扬善、褒忠贬奸的鲜明爱憎,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气神。
中国戏曲又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创作艺术,它广泛汲取其他艺术的精华,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角色类型和表演风格。在中华艺术发展的长廊中,戏曲塑造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多彩的人物形象。比如,《定军山》中威武的黄忠、《穆桂英挂帅》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连环套》中粗豪侠义的窦尔敦等,这些形象无不家喻户晓,让人经久难忘。
然而,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传统戏曲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存压力、事业危机造成了许多人紧张、浮躁的心态,使得人们难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这门缓慢古老的艺术。另外,各种娱乐方式也在冲击着传统戏曲,“瓜分”着本已为数不多的观众。爱听中国戏曲的大部分是老戏迷,这可能与他们难以接受其他娱乐方式有关。
另一方面,不仅是外部生存环境恶劣,戏曲自身也存在诸多亟须改进之处。就形式而言,戏曲唱腔缓慢,还保留了大量方言,这导致许多观众难以听懂。舞台设施也受限;在表现内容上,总体说来则是创新不够,优秀的戏曲作品不多。有些剧本内容还有待改进,要么说教色彩浓郁,要么老生常谈,不符合新时期的审美趣味等。由是,有些传统剧场长期发展不景气,甚至停业、倒闭。许多戏剧演员工资收入低、待遇差,导致很多年轻人最终放弃这项事业,纷纷转行,造成戏剧演艺行业人才青黄不接等。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且极富特色的艺术瑰宝,中国戏曲面临的窘况让很多中国人担心不已,甚至忧虑叹息。中国戏曲只有奋起求变,才能走出一条生存之道。
(取材于刘琦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将戏曲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歌曲《万疆》听来别有韵味。融户外园林真人秀和戏曲实景演出于一体,戏曲文化节目《最美中国戏》让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赋予戏曲更立体、更多样的现代化呈现方式,满足了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戏曲现代化,是在遵循戏曲美学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当代舞台表现手段,来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观众审美相契合的。戏曲现代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戏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创作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B.中国传统戏曲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人物特色鲜明。
C.中国戏曲的听众大部分为老戏迷,是由于他们难以接受其他的娱乐方式。
D.传统戏曲采用现代化的呈现方式,能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具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不少节目以及演出活动也深受年轻人喜欢。
B.在全媒体时代,只有开展“云直播”,传统戏曲才能发展振兴,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C.《程婴救孤》等戏曲作品进校园,使一些年轻戏迷以后可能有机会成为专业的戏曲工作者。
D.依据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观点,中国戏曲要实现持续性繁荣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戏曲现代化”的一项是(3分)
A.用粤剧“唱”一部电影,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
B.某视频网站播放的《上元千灯会》将传统戏曲与流行元素结合,呈现了一场戏曲盛宴。
C.“上戏416女团”通过短视频平台,运用京剧唱腔演唱歌曲,风靡网络。
D.课堂上,《窦娥冤》引起了同学们热烈讨论,语文老师还演唱了一段传统京剧《六月雪》。
4.造成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5~8题。
一杆枪的故事
章熙建
一
①子夜,苍穹如墨,弹雨如蝗。
数条残破的木船满载着黄维兵团的溃兵,妄图最后垂死一搏,在中原野战军铁箍般的包围上撕开一道血口。
年轻的排长单腿跪在岸堤上,以干脆的点射猎杀船首的敌军机枪手。突然,一梭子弹雨点般泻向他的前胸。
20岁的柏松就在这个连队当文书。眼看排长中弹倒下,他当即飞奔过去救护。浑身是血的排长对他摇了摇头,继而费力地抬手指向自己脚下,欲说什么,但一阵抽搐后,终是陷入永远的沉睡。
排长脚下,是一双崭新的棉鞋。瞬间,总攻前夜的一幕倏然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