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590字。
2026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学是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我们需要从古典语言、古典文本、政治史和思想史等各个层面思考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我们有必要留意古典学身上强烈的超越学科的“非学科”特征。古典学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是现代的事情,但就古典学的实质内涵而言,它既古且新。所谓古,是因为古典学意味着一个文明的奠基性开端,其后只有一直绵延不绝,这一文明方能“斯文不丧”。所谓新,是因为奠基性的古典若不能因时损益,难免陷于故步自封乃至于面对文明危机时手足无措。文明奠立的开端时期所形成的基本观念和思考方式,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其内核就凝结于被确立为经典的典籍。这种源初的奠基,包括精神德性、思想品格和智性深度的奠基,也是古典自身的确立。
古典学若为文、史、哲和各种社会学科所割裂,或者依照惯有的学科建设思路建设一门看似全新却在理据与形式上与任何一门学科无异的新学科,那么,这种古典学的“心思”“志气”“知识”和“气象”都有可能限于狭窄。因此,当我们谈论古典学作为一种学科建设时,首先应该明晰古典学的“非学科”性质。
哲学是这种“非学科”性质最近似的例子。在西方的思想传统上,哲学被视为一切知识和学科的前提和根本统摄,但是,在学科化日益发达和哲学及其理论日益普及化的今天,哲学早已成为一门学院内的学科,形而上学更是常常被逐出哲学这门学科之外,柏拉图的《理想国》曾经预言了这种情形:“哲学受到流放,遭受遗弃,无法完满。”按照尼采的说法,就是关注于琐碎的学者取代了哲人,成为西方现代精神的象征。
我们有必要关注古典学与哲学类似的完整视野。所谓古典学的完整视野,首先是为了恢复被现代学科固化所遮蔽的视野。我们目前的学科设置几乎完全依凭于西方现代的学科体系,以文史哲和社会科学割裂了原本具有整体性的经典本身。以中国学人最熟悉的《论语》为例,无论探求《论语》中的哲学、文学还是历史考证,或是构建某种古代生活,都非《论语》编纂者的目的所在。宋儒所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或者汉人以《论语》为通往六经之“传”的做法,背后的古典视野都是以人的最高可能(君子或圣人)和政治生活的最佳可能为统摄,朝向一种人与人、人与政治和自然之间更加完整的思想和政教体系。这种完整性首先要求我们对经典本身持有完整的理解,不以其片段章节为叶而不见泰山之全,更不能以后来者的思想偏见而无视经典作品自身的脉络与思想整体。
(摘编自娄林《古典学的“非学科”性质》)
材料二:
在当下应当如何建设好古典学?古典学首先需要确立自己的核心目标与使命。古典学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完成文献的整理、校订与解读,还应当深入考察人类古典文明所确立的基本价值观,把传承高尚的文明价值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无论孔子、孟子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和希腊的古代哲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美德为核心的成人之道,他们强调通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最终成长为道德完善的“君子”或“优秀的人”。我们应当跟随先哲思考幸福与德性、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典学是综合古典语言、古典文本、政治史和思想史等学科课程而形成的但尚未开设的现代学科。
B.古典学“既古且新”的说法不矛盾,“古”是说内容为古代经典、古代文明,“新”是说研究为现代学术,因时损益。
C.现有的古典学和哲学一样被文、史和各种社会学科割裂,没有了原有的“心思”“志气”“知识”和“气象”,亟待新建设。
D.后来者由于思想偏见对经典只见片段章节之叶而不见泰山之全,对经典持守着不完整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古代哲人都强调以美德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最终使人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B.传承高尚的文明价值,让古典美德转化为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力量是古典学的使命。
C.古典学研究需要弄懂经典文本所蕴含的义理,需要对经典作品提出深入的诠释与理解。
D.古典学研究的范畴与内容要不断拓展,注重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还要面向全世界。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谈哲学学科,看似和古典学对比,实则是举例论说古典学可能会有的危险。
B.材料一尾段举《论语》研读的例子,论说了古典学的完整视野具有怎样的指向。
C.材料二第二段用镜子作比喻,生动地说明古典学的价值,提供思想资源应对现代的难题。
D.材料二第一、二段都用了设问来引导读者思考,强调自己的观点,平中见奇,波澜生姿。
4.材料二尾段引用了陈子昂的诗歌入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阅读回答在当下建设好古典学有何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幽灵之屋
弗吉尼亚•伍尔芙
无论何时醒来,总能听到关门声。他们手牵手,从这屋到那屋,掀掀这儿,翻翻那儿,四处确认——他们是一对幽灵夫妇。
“我们把它留在这儿了。”她说。“噢,还有这儿!”他接着说。“在楼上。”她低声说。“还有花园里。”他细语道。“嘘!轻点儿声,”他们彼此提醒着,“别吵醒他们。”
你们没吵醒我们。噢,真的。“他们在找东西,他们拉开了窗帘。”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继续读书,一页,两页……“现在,他们找到了。”我把铅笔停在书页的边缘,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