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050字。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小雨准备朗读经典诗文,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小雨在朗读时注意到了多音字的读音,如“沟底飞转(zhuàn)着一个个漩(xuàn)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piāo)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B.小雨读经典时为了达到语速渐缓、表现出一种沉重感的效果,他这样处理重音和节奏: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小雯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理想崇高,境界阔大,要读得激情奔放,铿锵有力。
D.《回延安》是诗人贺敬之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全诗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二、填空题
2.小雯写了个“寮”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白云□绕 星火□原 字迹□草 □望哨卡
三、语言表达
3.悠悠青山,浩浩古迹,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丰富了同学们积累知识的途径。小雨、小雯有感而发,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兴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仿照上半句,在横线上补写后半句,力求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字数相等,句式整齐,符合大意即可)
游览悠悠青山开阔眼界胜读万卷书,。
4.小雨计划暑假到恩施旅游,他在网络上看到一段介绍恩施的文字,其中画线句子有一些问题,请你找出来并修改正确。
恩施属中国地势第二阶梯末端,云贵高原东延部分,①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古城,②截至2023年4月,全市硒矿储量约50亿吨左右,恩施被国际人与动物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的荣誉称号。这里有险峻的恩施大峡谷,有浪漫的土家女儿会,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型歌曲剧《西兰卡普》。③《西兰卡普》以恩施州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歌舞、置景、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旨在以展示土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和艺术特色为目的,给游客带来独有的视听盛宴。
第①句:
第②句:
第③句:
5.小雯在景区看到了一些店铺名称:面面“聚”到、“粒粒”在目、“食”全“食”美……小雯认为其用语巧妙,小雨却认为是词语滥用。你认同谁的观点?请你结合一两个具体例子说明理由。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自然荡涤文人墨客的心灵,古今文人墨客用文字抒发性灵。小雨、小雯阅读时辑录了一组含有“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1)一盏盏电灯亮又明,。(《回延安》)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坐潭上,。(《小石潭记》)
(4),高者挂罥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半匹红纱一丈绫,。(《卖炭翁》)
(6),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坐观垂钓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白露未晞。(《蒹葭》)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去蜀
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注释】公元765年,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严武去世,诗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结束相对安定的生活,被迫携家眷离开成都。
7.《去蜀》的颈联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两句中都提到了“黄发”,但是传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
8.《去蜀》的尾联与《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