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2 8:41: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930字。

  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宝玉究竟是何等人物?从清代以来,论者纷纭。周汝昌先生在前人基础上,概括出了“正邪两赋”一路人的共同特点:薄利名、鄙流俗、重性情、爱艺术、不务正业、落拓不羁等,他们是“诗人型”或“艺术家型”的人。他又概括了宝玉的五大特点,如对别人一视同仁、推心置腹等等。他进而指出:宝玉一方面是在继承古哲先贤的优长,一方面却好像是已孕育着近乎近现代的新的社会思想,因此在他的时代里,一般人要想理解他是何人,自然十分困难。刘再复先生则从释、道、儒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贾宝玉这一人物的思想文化内涵,指出他是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是一个带有佛之慈悲、道之逍遥、儒之仁厚的好人、精彩人,是曹雪芹所塑造的一个理想人格。这样一个理想型人物,其思想也惊世骇俗,难以为常人理解、为世俗所接纳,故必定是一个孤独者。
  如果我们把贾宝玉视为一个提前出现的“新人”,那他应该属于未来的世纪。如果把他视为一个艺术世界中的理想人物,那么他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纪。因此,他注定要为周围的人们所不解。
  王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宝玉心灵的强烈震动和痛苦的根源在于:在他本不必为生存和生计操劳的优渥处境中,他的悟性偏偏又使他过早地去思考生命与人生的种种难题。生老病死、聚散祸福、荣辱浮沉,使他常常感到人生的无常与心灵的痛苦。
  王昆仑先生也曾说宝玉是热闹场中的寂寞人,他虽未详论,但我们自然会想到元妃晋封、荣宁鼎沸之际,唯独宝玉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只担忧秦钟病重;而当贾母等人兴高采烈为凤姐过生日时,他却独自悄然出城祭奠金钏儿去了;当贾府上下一起欢度元宵正热闹时,他却离席回到冷清的大观园中探看丧母的袭人。他总能透过热闹喧嚣的表象注目于生活那悲凉虚无的底色,这就跟一般沉湎满足于这种表象的人格格不入,产生了隔阂,成了一个人生感受上的孤独者。
  (摘编自李鹏飞《〈红楼梦〉中的孤独感》)
  材料二: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既继承了古代先哲的优长,又孕育着近现代的新的社会思想,所以一般人想要理解他十分困难。
  B.王昆仑先生通过元妃晋封,凤姐生日、贾府欢度元宵等事例,详论宝玉是热闹场中的寂寞人这个观点。
  C.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多种叙述视角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这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主要原因。
  D.《红楼梦》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人物视角,同一件事也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写,但无论视角如何变化,都始终围绕贾宝玉和贾府盛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个理想型人物,这是他的思想惊世骇俗,难以为常人理解、被世俗接纳的主要原因。
  B.贾宝玉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跟一般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的思想和价值观跟既定的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也颇为不同。
  C.材料二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D.《红楼梦》中的戏曲与小说相互交织,其伏笔与隐喻的设置,深化了作品的美学意蕴。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贾宝玉不被世人理解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宝黛初会时“批宝玉极恰”的两首《西江月》词。
  B.小说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中林黛玉去看望挨打的宝玉,抽噎半日方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C.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傅试家的两个婆子议论宝玉时说道:“怪道有人说他们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竟有些呆气。”
  D.小说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兴儿跟尤二姐说起宝玉,说他:“成天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书名 回目 主要人物视角
  《红楼梦》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桅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刘姥姥
  《水浒传》 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
  A.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写大观园,让刘姥姥充当贾府鼎盛时期的见证人,而此回还有贾宝玉视角、袭人视角。
  B.《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因醉酒误闯入宝玉住处,见到了这里的豪华精致,而庭院布局早在第十七回已经通过贾政视角简单交代。
  C.和《红楼梦》一样,《水浒传》也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如第九回,除了主要人物林冲的视角外,还有李小二视角、陆虞候视角。
  D.《水浒传》第九回,同样是偷听陆虞候等人密谋,但场景不同,李小二夫妇听得不真切,林冲却听得很真切,同为有限视角,效果却迥异,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5.材料三说“《红楼梦》中的戏曲,在《红楼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个层面的”,请结合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贾母带领众人到清虚观打醮在神前拈的三本戏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附相关片段:
  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在正面楼上归坐。凤姐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①,头一本《白蛇记》②。”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③。”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④。”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注释:
  ①神前拈了戏:打醮演戏是给“神”看的,不能由人指定戏目,而要用抽签、拈阉一类的方式,由“神”选出要看的戏。
  ②《白蛇记》:或指明代无名氏弋阳腔剧本。演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③《满床笏》:清代传奇剧,演唐郭子仪“七子八婿,富贵寿考”的故事。
  ④《南柯梦》:明代汤显祖传奇剧。演淳于棼梦至大槐安国,拜驸马,当太守,显赫一时,而终于失宠见逐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
  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他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在田间打垄、间苗、锄草和追肥;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他们就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