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210字。
阿克苏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一、积累(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科技是文明的火炬。”当天山南麓的第一缕晨光洒落,阿克苏正以千年胡杨屹立的姿态,迎接这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看那山麓间草长莺飞,塔里木河在绿洲边缘轻歌曼舞,仿佛大自然早已赋予这片土地诗意的灵魂:曾有暴风骤雨过境,让大峡谷的红层演绎大地的震憾;也曾有星轨如彗星划破夜空,在我们脑畔刻下宇宙的浪漫。如今,科技的火种与文化的基因在此相遇,当创新的浪潮与古老的文明前赴后继,当各地宾朋接踵而至,这喧腾的舞台正等待每一个灵感绽放:愿我们在数据与代码间感受自然馈赠,让阿克苏的故事,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成为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1. 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屹立(yì) B. 脑畔(bàn) C. 山麓(lù) D. 赋予(fù)
3. 下列词语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演绎 B. 彗星 C. 震憾 D. 喧腾
4. 文段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轻歌曼舞 B. 暴风骤雨 C. 接踵而至 D. 前赴后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依题目要求,用正楷抄写“科技是文明的火炬”即可,①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注意“炬”的正确写法。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B.脑畔(bàn)——pàn;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这篇文章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C.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怒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追求。
D.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老人与海》等。
6. 请在画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_____”传递出一种超越地域束缚的旷达情怀;《卜算子•咏梅》(陆游)中“_____,只有香如故”展现了逆境中坚守自我的孤傲与执着;《关雎》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起兴吟叹,美好形象呼之欲出;《马说》用“_____,_____”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_____,_____”表现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真可谓千锤百炼方成器,文人才华展无穷。
二、活动(共15分)
7. 宣传栏选用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的材料。请从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至少2种)及其作用的角度,说说宣传效果。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能够吸引铁的天然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