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410字。
洛阳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黑色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学校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拥抱科技创新”专题学习活动,请参与。
1. 小组成员收集了两段与主题相关的文字,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2025年春节档表现惊艳,令人惊喜而震① (撼 憾)。影片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既承袭了《周易》里“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又融入了创新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基因。“苟日新,日日新”等,都为科技创新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动力。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正是对这种创新精神的演② (译 绎)。企业中文名称“深度求索”,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上下求索”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人工智能助力古籍整理工作等,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yú nǐ B.yú nì C.yǔ nǐ D.yǔ nì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3)请在空格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 小组成员梳理了中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过程,请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充满创新与突破。20世纪90年代,产业起步,中国开始研发第一代仿生人,虽处于探索初期,但为后续发展埋下种子。21世纪初,研究进步阶段来临,国内研究机构与高校积极投入,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不少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代,技术突破创新成为主旋律,中国仿生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国际同步水平,同时注重智能升级,让机器人更具智慧。到了2020年代,产业迈向产业化与应用阶段,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开启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小组成员搜集了航天科技方面的相关材料准备分享,请完成筹备任务。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航天员从核心舱节点舱出舱,将前期已通过货物气闸舱出舱并利用机械臂转移至中转位置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开展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材料二】如图为庆祝“中国航天日”的一则海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小组成员想在班会上分享材料二的海报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带来的自豪。你认为能达到效果吗?请结合该海报的设计和寓意谈谈理由。
【答案】1. (1)C (2)撼 绎 (3)科技创新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 ①研究进步,取得不少成果 ②2020年代 ③迈向产业化与应用,加速发展
3. (1)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2)能达到效果。从海报设计来看,它呈现出中国航天事业在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