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高二语文第二次作文训练
〖训练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故事讲的是有一位叫柳生的青年想拜高僧学剑,他问高僧:“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高僧答,至少要十年。柳生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高僧答,二十年。柳生以为自己努力不够,就说:“如果我夜以继日,一刻不停的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高僧答:“如果这样的话,你只有死路一条,哪里还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时候,高僧说:要想成为一流的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注重剑道,不知道反视自己,那他就永远成不了一流的剑客。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就是留一点警醒给自己。一时的喝彩,暂时的掌声,容易使人忘了最终的目标,丧失斗志。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也就是留一盏明灯给自己。前途坎坷,风雨凄迷,不要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
请以“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这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要想写好该作文,必须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可知“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就是留一点警醒给自己,就是留一盏明灯给自己。据此,我们明白了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同时,该话题带有立意上的导向性,话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
可以写成记叙文,记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点明反省自己的重要性。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列举古今中外善于反省自我的事例,论述反省自己的意义和方法,以可以写成散文,围绕“反省自己”这一中心选材。
〖学生习作〗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50级4班 王楠
(题好一半文,一个新颖靓丽的题目既能展示自己的作文功底,又可以激发阅卷老师兴趣,保证作文得高分。该题目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亮明观点,应该是个好题目,但像这种照搬话题当题目的做法,当属下策)
走在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岔路,虽然这些岔路有的花香、蝶舞,风景迷人,但千万不要忘了留一只眼睛给自己。留心花和蝶,时刻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透视我们的灵魂,检点我们的内心,找准目标,走适合自己的路。(开篇点题,亮明观点,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在写些什么,这种做法当取。但语言平白、造作,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能激发老师兴趣,开头即落平庸)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也是留一盏明灯给自己。前路茫茫,坎坷泥泞。那凄迷的风雨、重重的迷雾常常会让我们辨不清方向,找不到路径。但是只要我们牢牢地守护住自己的内心,不动摇,不迷失,那我们就不会偏离自己正确的人生轨道。(亮明观点后再进一步阐释)
百世沧桑,千年兴亡。翻开历史的长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留了一只眼睛给自己而功成名就,因时刻反省自己而令人敬仰。(注意了过渡和照应,行文有条理)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们在为人处世和道德学问修养时始终贯穿着“自我反省”的理念,不仅立了功,也立了德,而且立了言,所以被尊崇为圣人,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苏轼被贬黄州,单他没有被贬谪的失意、难言的孤独压垮,他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无情的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深刻反省自己------通过深刻地反省,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终于成就了他大江东去的豪放,(能学以致用,且能活用)
孔子、荀子、曾子、苏轼他们都为自己留了一只反省的眼睛,无论成败,无论荣辱,他们都作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让心空灵,正是这种自我剖析,使他们心中时刻有一盏指明灯,让他们不会在乱世纷争中迷失方向。(列举孔子、荀子、曾子、苏轼为例,并能扣住“反省”分析,同时注意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分析透彻)
而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给自己留一只眼睛,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或挫折、失败,没有及时自我反省,没有及时调整人生方向,或迷失自我、或一蹶不振、或身败名裂、或走向了灭亡。
血红的夕阳即将落山,乌江岸边,壮士掩面,乌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