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400字。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这意味着,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首先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自身的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哲学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以及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而且形成了深沉、厚重、睿智的中国哲学智慧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传统,构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传统哲学知识体系。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的连续性为历史逻辑,深度挖掘中国哲学的丰富宝藏,深度阐释富有哲学智慧的中国哲学精神,才能厚植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根”和“魂”。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人类情怀的民族,是博采人类文明的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价值旨趣和理想追求,最重要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最根本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最期待的则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其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所具有的“哲学问题的人类性”和“哲学思想的普遍性”,深植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的包容性”之中,并深切体现于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价值旨趣和概念体系之中。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是以中华文明为“根”的中国哲学精神。构建中国自主哲学体系,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实现当代哲学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相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从而开拓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康庄大道。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的,让中国传统哲学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成为现代的。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其最为重要和最为坚实的理论工作,就是“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赋予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哲学观点以原创性的理论内容,从而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鲜活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最重要的就是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深厚底蕴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根植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传统,熔铸成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家国情怀,铸造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正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性所铸就的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哲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奠定了“根”和“魂”。
(摘编自孙正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历史和人民所选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的发展从未中断,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哲学内容和厚重的哲学智慧,还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知识体系。
B.中国哲学中的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以及佛教哲学,都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思想。
C.中国传统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旨趣,铸就了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D.中国哲学典籍涵括中华文明发展中积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观念,对于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关于对中华文明自身特性的阐述,不仅论证了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必然性,还为其指明了方向。
B.材料一以“源头活水”“根和魂”“精神家园”等事物设喻,将抽象的文化传承具象化,凸显传统文化的本体性地位。
C.材料二针对“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和“冷门绝学”的传承危机,清晰指出中国现代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路向。
D.材料二中恩格斯的话是指,术语的革命是科学突破的标志,引用这句话是为了强调“重释中国哲学典籍中的历史话语”。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内容的一项是( )
A.众人皆醉,何不𫗦其糟而啜其醨?——《屈原列传》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
C.悟已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
4.根据材料,理解“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中“自主”一词的内涵。
5.当下,如何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请依据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声车铃
邓宗良
五十多年前读小学时,哪个同学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比门门考一百分还风光。
清明节时,从小镇走回父亲生活过的村庄,给爷爷奶奶扫墓,来回五十多里路,天蒙蒙亮就赶路,回来时天都快黑了。
我走在上坡下坡起起伏伏的公路上,偶尔身后响起几声车铃。后座上坐着人或驮着货物的自行车,嗖一声从身旁蹿出。一直看着它在前方拐了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