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550字。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必须建立在两个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之上,先民不仅需要对种子进行驯化,更重要的则是必须解决农时的问题,因为在寒暑季节分明的地区,一年中真正适合播种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只有短短的几天,一旦错过农时,便会造成一年的绝收,从而直接威胁到氏族的生存,因此时间问题实际是农业文明得以形成的根本保证。而在数千年前甚至更早,先贤靠什么解决他们在时间上所遇到的麻烦呢?那就是仰观天文,于是天文学发展了起来。然而,大而化之地观测天象对于规划精确的时间并没有意义,若要将时间测得尽量准确,就必须引入新的知识,这就是数学。中国古代天数不分,原因正在于此。
古人观测星象,并非仅关注某些亮星,而是要将不同的星彼此相连,联想为不同的物像,这就是“天文”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天文就是天上的图像,“文”在这里只是“纹”字的古写而已。譬如,北斗由七颗星组成一个斗勺的形象,古人遂命之曰“斗”。
北斗只能在夜晚观测,假如人们需要解决白天的时间问题,那就必须利用太阳来完成。但太阳过于耀眼,无法直视,于是先民学会了立表测影。我们知道,日影在一天中会不断地改变方向,如果观测正午时刻的日影,每天又会不断地改变长度,古人正是通过对日影变化的持续观察,建立起了最早的时间体系。但是在先民真正创造出槷①表之前,最早认识的日影只能是自己的身影。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会发现自己的身影总在不断变化,而日影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时间的变化。因此,最早的测影工具其实就是人体自身。《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以身为度。商代甲骨文表现日中以后辰时的文字“辰”即象征太阳西斜映射的人影。发现于湖北秭归东门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测影碑表,年代已属距今八千年,其上即雕有人体测影的图像,甚至人的头顶部位,还刻有为使日影聚焦而特别配置的短柴。随着天文学的进步,测影精度必须不断提高,这使人们不得不放弃了人体测影的传统,而模仿人体测影创造出他们需要的天文仪器,并最终以其取代人体测影,这就是表。基于这样的事实,支撑人体直立完成测影的腿骨的古称——髀,也就自然而然移用作为了表的名称。《周髀算经》:“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准此可知,髀既是人的腿骨,同时又是测影的表,而当表以石制成的时候,那就是碑。以髀骨象征髀表的传统至今仍传承不绝。在中算学知识体系中,勾股定理的证明即是在立表测影的基础上完成的。人们将表的高度作为直角三角形长的直角边名之曰“股”,原因即在于对髀骨为表之古名的认识。
(摘编自冯时《仰观星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中华文明的滥觞》)
材料二:
中国很早采用了竿影法来测定时间、辨别季节、确定方位等,在竿影法中最重要的是用“日中”的影子来判定方向,即所谓的子午线。子午线一旦定位,空间方位和季节时令便易于掌握,它对于古代农耕时期的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使用“日中测影”技术可以为国家、人们带来准确的方位和时间,所以人们用“在方形的土地上贯穿一条南北方向的子午线”表达代表广袤大地的“中”。由于“中”从天文观测而来具有方位指向性,“尚中”的思想便油然而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农业文明的建立既要依靠解决种子的驯化问题,还要依靠解决农时问题,后者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业文明的形成。
B.天文中的“文”是“纹”的古字,天文即是天上的图像,古人观测北斗七星时联想到了一个斗勺的图像,于是用“斗”来命名。
C.勾股定理源于先民立表测影的活动,人们将长的直角边命名为“股”,股,即人的大腿,这是对以髀骨象征髀表传统的继承。
D.掌握权力的重要人物了解和掌握竿影测日的方法,他们用来测影的“竿子”也随之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更成为通天的神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日中测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身体可以充当测影工具,《史记》载大禹治水以身为度,即是佐证。
B.为了提高测影精度,人们模仿人体测影创造出新的满足测量需要的天文仪器,从而取代了人体测影这一传统方法。
C.作为古代的君主,他必知晓通天之道,即“日中测影之法”和“天、地、人之道”的天文学知识,方可号令天下。
D.日中测影不仅能够确定时间,还能够指示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其图案形如“米”字。
(3)如果为材料二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文字与天文学
B.日中测影与中国帝王
C.竿影法与古皇帝
D.文字演化与天文观测
(4)除了材料中的“尺”,还有很多汉字与古人观察太阳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中的知识与括号中的汉字,推断表格中的两个甲骨文的现代汉语字形,并解释其字义。
(5)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任老师讲地球运动时,绘制了圭表图。请根据材料,为这幅圭表图的空格中填上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并说明理由。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节选)
萧乾
一
旅行在崭新的滇缅路上,我屏息,我擞颤,为他们的伟大工程所感动。正如现代人对蜿蜒山脊的万里长城惊愕得倒吸一口冷气,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也将抱肘高攀贡山麓,叹止地自问:是可能的吗?九百七十三公里的汽车路,二百七十座桥梁,一百四十万立方尺的石砌工程,近两千万立方尺的土方,不曾沾过一架机器的光,不曾动用国库的巨款,只凭二千五百万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