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970字。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按照文学史的一般看法,现代小说是从传统叙事诸形式中脱胎而来,同时也构成了对传统叙事的扬弃,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话语装置。现代小说在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固然一直在不断地从传统叙事中汲取养分,但作为一种全新的装置,它与传统文类的区别和差异也让人一目了然。
②在我看来,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史诗、神话、民间故事的记叙相比,现代小说显著地增加了它的“社会性”或“社会意识”,也就是说,现代小说将“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了自己的主要描述对象。第二,传统的文类往往从历史、传说、传奇、道听途说乃至街谈巷议中寻找叙事的材料,而现代小说则大多依靠自己的社会经历和个人经验来创作。第三,现代小说致力于描述个人在社会现实中的精神或情感处境,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读者展开交流、沟通与对话。
③如果我们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归纳起来,也可以这样说,现代小说侧重于描述个人,心灵与社会性存在之间的关系。在英国学者雷蒙??威廉姆斯看来,“个人”这个概念,几乎是与“社会”这个名词一起出现的。也就是说,正是日益复杂、紧张的社会性存在,导致了个人意识的苏醒与泛滥。一旦个人意识与社会性存在之间出现了某种“裂隙”,一旦个人情感在面对社会生活时遭遇痛苦、疑问和不适,它必然会试图去调适个人在现实中的位置,进而重新寻找自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写作成了现实生活中最为敏感的触须之一。作家们通过写作,在个体与他人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与不同层次的读者展开交流并寻求认同。
④在这方面,列夫??托尔斯泰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⑤在现代小说史上,很少有人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创造了如此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描
(格非《现代小说与心灵》,有删改)
材料二:
魏微的《烟霞里》以普通人田庄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将个人命运嵌入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中。她让“心灵向生活敞开”,田庄的痛苦与坚韧,不仅源于个人情感的挫折,更来自城乡差距、传统伦理崩塌、市场经济冲击等结构性压力。
小说采用编年史式叙事,在婆媳矛盾、邻里纠纷、下岗潮等日常细节中,展现了“个人”与“时代”的隐秘共振。当田庄在债务危机中挣扎时,她的困境既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也是90年代乡镇企业转型阵痛的缩影。魏微的创作证明,现代小说的心灵书写不必局限于精英视角,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褶皱,同样能折射出社会变迁的复杂光谱。通过田庄这一人物,读者看到了一个平凡人在大时代浪潮下,不断与生活碰撞、妥协又坚守的心灵历程,感受到个人心灵与社会性存在之间紧密而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化为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和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节选自《心灵向生活敞开——读魏微的<烟霞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小说从传统叙事形式中脱胎而来,虽汲取了传统叙事中的养分,但在描述对象、叙事素材等方面和传统叙事有明显差异。
B.个人意识因社会性存在而苏醒,当个人意识与社会性存在之间出现矛盾时,文学写作能帮助人们调适个人在现实中的位置。
C.《烟霞里》将个人命运嵌入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中,证明普通人亦能反映社会变迁的复杂状况。
D.现代小说采用编年体式叙事,在文中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如此才能展现“个人”与“时代”的隐秘共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学的叙事材料均来自于历史、传说等,而现代小说仅依靠作家本身的社会经历和个人经验进行创作。
B.在现代社会中,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加剧了交流的困难,观点表达更有排他性。
C.现代小说不在作品中表达“专断性”的声音,所以优秀小说为读者提供一个包含着大量不同意见的广阔空间。
D.现代小说可以将对普通人的心灵书写转化为照见社会变迁的棱镜,展现普通人的魅力,具有动人的力量。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与材料二核心观点的是(3分)
A.作家们通过写作,在个体与他人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展现“个人”与“时代”的共振。
B.现代小说通过人物、事件和命运的呈现邀请读者参与,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关键在于对生活素材的提炼。
C.与传统叙事不同,现代小说作家在创作中创新叙事方式,由此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D.优秀小说,可以让读者参与进来,在他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引发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4.两则材料在论证“现代小说与心灵”的关系时,论证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请根据所学及材料一的内容,分析这部小说是否具有现代小说的特点?(6分)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热情聪明、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的一名小童工了……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这全是我的活儿。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论证角度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则材料,比较材料的内容,区别其论证角度,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语段,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如此才能”错误。由原文“小说采用编年史式叙事……展现了‘个人’与‘时代’的隐秘共振”可知,这是《烟霞里》的叙事方式,材料一从未将“编年史式叙事”作为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如此才能”表述绝对,原文未限定现代小说必须通过该方式展现共振。
故选D。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