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 约6160字。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理位置、建造背景及核心象征意义;识别文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并感知其庄重、崇敬的情感色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精读、圈点批注,理清文章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逻辑顺序:由主到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感受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承载的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缅怀之情,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精神实质;激发爱国热情和继承革命传统、珍惜幸福生活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组成部分、空间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2.学习的难点:深入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刻内涵及其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意义。
 三、作者及背景
 1.作者: (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以纪实文学见长,语言简洁严谨。
 2. 写作背景:1958年纪念碑落成后所作,反映新中国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集体记忆的构建。
 3.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历史坐标:1949-1958年建造,纪念1840-1949年人民英雄。建筑意义:新中国首个国家级纪念碑,毛泽东题字,周恩来书写碑文。文本定位:既是建筑说明文,更是革命精神宣言。
 4.副标题作用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说明对象的精神内涵,暗示文章不仅介绍物理建筑,更强调其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
 四、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瞻仰( ) 奠基( ) 镏金( ) 挑衅( )
 天堑( ) 逾越( ) 梭镖( )橘( )黄
 旌旗( )矗立( )上溯( )
 销毁( ) 永垂不朽( )峻峭( )
 2.解释下列词语。
 (1)瞻仰:
 (2)矗立:
 (3)上溯:
 (4)挑衅:
 (5)永垂不朽:
 五、朗读技巧指导
 1. 客观平实:说明事实时语气沉稳,避免抒情语调。
 例:碑身高37.94米,由17000块花岗石砌成。
 2.逻辑重音:强调数据与关键特征。
 例:十块汉白玉浮雕,记录百年革命历程。
 3.情感升华:结尾议论句稍加强调,体现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