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190字。
海淀区八年级练习
语文
2025.07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学完庄子的文章后,初二年级组织举办“对话先贤??走近庄子”的班级讨论会,并将讨论会的成果汇编成册。请你协助各小组完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庄子其人——漆园小吏的哲人之路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其时诸侯纷争,局势风云变幻。庄子担任过地方的漆园小吏,不久便辞官归隐。相传王曾以厚礼聘庄子为相,遭其拒绝。后庄子终身不仕,潜心研究道学,隐居著书立说。庄子崇尚自由,不愿为世俗所累,主张顺应自然,尊重内心本真的决择。他对人生、社会的见解和感悟,赋予道家思想新的内涵。
1. 小组成员对文段中见解和词语 音、形、义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局势像风云一样变化”的意思,所以“风云变幻”一词使用正确。
B. 因为表达的是“顺从、适应”的意思,所以“顺应”的“应”应读yìng。
C. 因为表达的是“庄子在世俗与自由之间作出选择”的意思,所以“决择”书写正确。
D. 因为表达 是“给予新的内涵”的意思,所以“赋予”的“予”应读yǔ。
第二部分 庄子思想——自然映照的智慧之光
故事一 曳尾涂中
濮水之畔,楚王的使者带着重金前来聘请庄子入朝为官。庄子手持钓竿,望着水面,以龟的两种境遇“留骨庙堂”和“曳尾涂中”为喻,留下一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毅然而去。庄子不愿成为庙堂之上供人观赏、失去自由的“神龟”,宁肯做一只在泥淖中摇尾爬行、悠然自得的“闲龟”。于庄子而言,自由是胜过一切的精神家园,是灵魂得以舒展的广袤天地。
故事二 濠梁之辩
濠梁之上,庄子和惠子两位辩论高手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他们的辩论究竟谁输谁赢,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逻辑上说,似乎惠子占了上风,庄子有些强词夺理;但从审美体验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庄子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人乐鱼亦乐。在感受鱼之乐的瞬间,庄子的“自我”与天地万物间的界限便消失了。他进入到忘我的精神境界,真正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空灵之境。
故事三 庖丁解牛
庖丁漫不经心地为梁惠王宰牛,神情专注,手法娴熟,刀法精准,仿佛在进行一场优雅的艺术表演,发出的声音如同音乐般和谐。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惠王问起缘故,庖丁说经过多年实践,他已掌握牛的生理结构。他依循牛的天然结构下刀,避开筋骨,游刃有余。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人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处事就会得心应手。
2. 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然自得 B. 强词夺理 C. 漫不经心 D. 得心应手
3. 有同学对故事三中的“游刃有余”一词不理解。根据文段内容,你认为“游刃有余”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
第三部分 庄子影响——古老流传的文化之美
庄子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文学和思想两大方面的原因。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发展。他提倡的“顺应自然”,是对儒学“修己安人”思想的有益补充。庄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诗歌,从苏轼的散文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都能看到庄子的影子。
4. 文段中的词句存在两处错误,请你修改。
第四部分 致敬庄子——鉴古知今的深刻之悟
5. 小组成员拟用一副对联表达对讨论会的感受,请你帮助他们补全内容。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研读庄子典籍, ① ,体悟 ②
③ 华夏文脉,鉴古通今,传承文化精魂
A. ①品鉴精华 ②人文光辉 ③保护
B. ①含英咀华 ②自然至道 ③追溯
C. ①品鉴精华 ②自然至道 ③追溯
D. ①含英咀华 ②人文光辉 ③保护
6. 小组成员要选择一幅书法作品作为成果汇编的配图,下列对书法作品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篆书,蚕头燕尾,古朴典雅,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源远流长。
B. 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洒脱自然。
C. 选用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单,线条奔放,表现了庄子思想的自由不羁。
D. 选用丁。该作品的字体属于楷书,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