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7/12 22:13: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320字。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人物、山水、花鸟并称为三大画科。其中,花鸟画在两宋时期达到高峰,以写实风格和对自然的精细观察著称,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展现出重要的科学意义花鸟画的写实传统,始于五代时期的后蜀画家黄筌。在此之前,中国绘画多以人物为主。黄筌推动了花鸟画的兴起,并促使其在北宋时期成为独立的画科。他与家族成员共同形成“黄家画派”专注描绘动植物,尤其擅长画鸟类。
  黄筌现存唯一署名真迹《写生珍禽图》,是研究其写实风格的重要作品。画中呈现了9种鸟类、11种昆虫和2种龟类,构图简洁,无背景衬托,所有动物均以侧身站立姿态绘出,酷似现代的生物图鉴。经学者陈水华测量,画中动物的比例与实物极为接近。例如,大山雀体长约11.6厘米(实物为12—14厘米),麻雀长13.1厘米(实物为12—15厘米),显示黄筌在形态和尺寸上的精准把握,体现了艺术之外的科学精神。
  南宋画论家邓椿在《画继》中记载了219位宋代画家的小传,首篇即为宋徽宗赵信。在邓椿看来,徽宗“艺极于神”,其绘画不仅工致,更重细节。传说徽宗曾在宫中命画师描绘一只孔雀,所有人都画得华丽夺目,却未能令其满意。他指出,孔雀登上藤墩时总是先抬左脚,而画师们皆误画为抬右脚。这一故事虽或有夸张成分,但体现出徽宗对细节观察的重视。他秉承黄筌画派的风格,讲求写实精细,动笔前必先仔细观察对象。徽宗的态度对两宋画坛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宫廷画家普遍重视实地观察与自然写生,形成追求“形似”与“格法”的画风。
  所谓“形似”,即描绘对象的外貌真实。例如,宋画中的白鹳鸰,有的带有“过眼纹”,有的则无。这并非画师观察疏漏,而是对白鹳鸽亚种差异的精准反映。这种细节,在未有现代分类学知识的年代,尤显难能可贵。所谓“格法”,即“格物之法”,指的是通过观察了解物种的习性和生态背景。如偏好独居的鸟类不应成群出现,地栖鸟类也不宜无故栖于枝头。画家还会依据鸟类食性作画,例如南宋的《桑枝黄鸟图》,表现了黑枕黄鹂啄食桑葚的场景,生动自然。此外,宋画还能反映鸟类的地理分布。如北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中描绘的角百灵和凤头百灵,是典型的北方草原鸟类,而在南宋作品中则几乎不见踪影。在熟悉鸟类地理分布的陈水华眼中,这种物种的“消失”,不仅反映了生态地域的变迁,也体现了宋代画师以写实手法描绘自然的艺术理念,更是一个因山河沦丧、被迫南渡、偏安一隅的国家所留下的凄怆缩影。
  材料二     
  在“博物学”尚未成为独立科学门类的宋代,花鸟画已在无声中承担起记录、观察和分类自然的功能。黄筌、崔白、林椿、宋徽宗等画家,以写实笔法和严谨观察,绘出大量“图像化自然笔记”,展现了中国早期的博物学精神。宋代花鸟画起初用于宫廷装饰,逐渐演变为对动植物形态、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细致描绘。如黄筌《写生珍禽图》描绘了9种鸟类、11种昆虫和2种龟类,并采用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花鸟画写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代时期“黄家画派”始创花鸟画的写实传统,促使花鸟画在北宋时期成为独立的画科。
  B.画家黄筌《写生珍禽图》中的所有动物均侧身站立,未能展现出生物的复杂结构和动态。
  C.宋徽宗重视观察细节,讲求写实精细,这一态度影响了当时宫廷画家重观察与自然写生。
  D.宋代追求“形似”“格法”的画风,有助于画作准确展现描绘对象的外貌、习性及生态分布。
  2.根据材料二,关于宋代“花鸟画”体现“博物学”精神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花鸟画”初时装饰宫廷,逐渐演变为对动植物形态、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细致描绘。
  B.宋代“花鸟画”类似生物图谱,能兼具教学与图鉴功能,是早期“学习型博物图”的典型。
  C.宋代的“花鸟画”要求画家具备细致的观察、分类等能力,与现代博物学者的工作方式存在差异。
  D.宋代“花鸟画”画家力求画中鸟的比例与实物一致,与博物学“真实再现自然”的理念契合。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画全集》以鸟类为主的画作中有喜鹊等常见种类和黄眉姬等较稀见物种,展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B.宋代花鸟画中有88%的鸟类可准确识别到物种层级,体现出中国文化在自然分类方面的独特贡献。
  C.当代一些自然插画师认为,观鸟是确保作品科学性的基础,这延续了宋代花鸟画“画鸟先观鸟”的原则。
  D.宋代画家笔下用盛开的荷花与披繁殖羽的鸳鸯寓意“百年好合”的画作,是古代物候学研究的成果。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画论家邓椿《画继》的首篇是赵佶的原因,不仅因他“艺极于神”,更因其师承黄筌。
  B.宋代画家绘制的大量“图像化自然笔记”展现了博物学精神,是“博物学”形成的标志。
  C.宋代画家的《桑枝黄鸟图》《寒林鸳鸟图》均体现了“忠实反映自然世界真貌”的思想。
  D.现代学者陈水华、翁哲肖白等人认为现代技术不能捕捉鸟的细节和特征而亲自观鸟。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研究宋代“花鸟画”的重要性。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