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 资源简介:
约6300字。
第二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真实任务情境卷
卷首语:我的血脉于何地兴起?我的灵魂在何处孕育?古往今来,有思想的人都曾这样追问过自己。学校将组织开展“生命探源之旅”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生命之源,明探源之意
1.教材中不少篇目表现了作家关于“亲子探源”的思考,请你阅读并完成以下小题。(6分)
史铁生从隐忍坚强的母亲身上,获得了诀别苦难、迎接新生的勇气;泰戈尔愿化作金色花,用陪伴报答母亲,长在树的高枝上nì笑;冰心笔下,母亲是红莲被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时,在无zhē蔽的天空下坚强挺立的荷叶……他们无一不将母亲奉为生命之源:给予我们生命,更给予我们生活的智慧与勇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nì( )笑 zhē( )蔽
(2)根据语境,为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
A.qí B.jī C.qī
(3)结合下面材料,书写正确的汉字。(3分)
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字音。我们可以据此对它们进行辨析。 “诀”“决”“抉”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请辨析并填空。
①犹豫不______ ②______窍 ③______择
任务二 与经典为友•思维碰撞
2.读经典名著,亦能对“亲子探源”有新的认识。请你结合选文与所学知识,完成对话。(7分)
【选文一】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节选自《五猖会》)
【选文二】
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
悟空又礼拜恳求,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节选自《西游记》)
同学甲:在鲁迅的成长历程中,父亲对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对封建礼教的厌恶与批判,可追溯其幼时父亲之“源”。
同学乙:我赞同你的看法,《五猖会》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同学甲:无父无母的孙悟空幸得两位师父,他们就像父亲一样,教给了孙悟空许多东西。
同学乙:是啊,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同学甲:另一位师父唐僧虽没有教他本领,但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学乙:是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唐僧对孙悟空的影响)(3分)
任务三 对话古人,探先贤底蕴
3.梳理古代文人对“探源”的不同理解。结合所学古诗,补全空缺内容。(7分)
故土乃生命血脉之源 乡书何处达,(1)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夕阳西下,(4)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知己乃生命志趣之源 (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发清溪向三峡,(7)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任务四 与古人为友•智慧相伴
4.借助读诗策略,完成以下任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