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110字。
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李白也说“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正如荀子所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摘自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删改)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30年前,库布其风沙肆虐,缺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B.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为民生谋福祉,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C.库布齐倡导要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经过大约30年的实践,逐渐修复了生态,发展了产业,改善了民生。
D.库布齐成熟先进的治沙模式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获国内外高度认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绿色家园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其中,引领者承担重要角色,要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推进现代化建设重大原则,只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心,就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C.内蒙古政府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策略,以协调解决生态、生存的问题,这是由库布齐沙漠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D.库布齐治沙得以成功并成为享誉世界的案例,得益于其领先的治沙技术,并创就了万物的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理念的一项是( )
A.鼓励市民采用节能电器、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减轻电网负担,降低电力消耗。
B.引导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绿色消费的健康生活习惯,选择环保交通出行。
C.政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D.工厂更新与维护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持使用传统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4.材料一第二段通过引用庄子、李白、荀子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请结合库布齐治沙实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杰尼斯•格里戈里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