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550字。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学业水平抽样评估(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远山(bēn yǒng)而来,将无尽的风霜雪雨、无穷的鸟语花香都卷入自己的漩涡和浪沫,呼啸入海, 甲 (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她迂回宛转,以游龙的姿态汩汩不息,哺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她携带岁月风尘,驰骋于中华大地,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正是她 乙 (百折不挠/重重叠叠)的磅礴气势,铸就了我们披荆斩棘、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了解黄河文化,就是(huí sù)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就是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bēn yǒng)______________ ②(huí sù)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迂(yú)回 哺(bǔ)育 间(jiàn)断
B. 迂(yǔ)回 哺(pǔ)育 间(jiàn)断
C. 迂(yū)回 哺(bǔ)育 间(jiàn)断
D. 迂(yú)回 哺(pǔ)育 间(jiān)断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奔涌 ②. 回溯 (2)C
(3) ①. 震耳欲聋 ②. 百折不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奔涌(bēn yǒng):奔流涌出。
②回溯(huí sù):上溯;向上推导;向内推导。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迂(yú)回——迂(yū)回;
B.迂(yú)回——迂(yū)回,哺(pǔ)育——哺(bǔ)育;
D.迂(yú)回——迂(yū)回,哺(pǔ)育——哺(bǔ)育,间(jiān)断——间(jiàn)断;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甲处:“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快要把耳朵震聋了;“振聋发聩”意思是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这里形容黄河呼啸入海的声音大,用“震耳欲聋”合适。
乙处:“百折不挠”指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这里形容黄河铸就民族品格的那种坚韧精神,用“百折不挠”恰当。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甲 。”……这些古语所体现的家国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魂,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仰望历史的天空,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关心祖国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者星辉闪耀。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下列诗句中,填入[甲]处横线上,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文段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请依据画波浪线句意,为文段补写一个爱国事例。
第二部分(3~20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 阅读班主任写的毕业寄语,请帮他补写合适的古诗文。
毕业,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请你们带着美好出发。
有一种出发,如《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所言“乡书何处达?______”,如《春望》“中杜甫所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要家信频传,常报平安。
有一种出发,如《行路难》中李白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如《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