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说课稿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16 8:3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90字。
《芦花荡》说课稿
局直中学语文组    徐杨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芦花荡》,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单元的课文均以战争为题材,学习《芦花荡》一文,不禁是为了学点知识,也能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芦花荡》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就文体而言,《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本文。初二的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并不会感到陌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最后一课》、此时重提这一概念,能唤起他们对于旧知的记忆,同时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加深对小说这一文体的结构要素和行文特点的理解。其中,情节可以在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复述来学习完成。人物是本课分析的重头戏,可以通过情节发展的几个关键来剖析其个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文中景物描写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组织整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 
  基于上面对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构想,我确立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 
  过程和方法目标:1.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他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 
  2.赏析主要人物“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白洋淀的美丽风光中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派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重点:1.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难点:1.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2.优美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决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